贵州省农科院院长赵德刚到土肥所羊肚菌试验地检查指导工作

15.03.2017  12:32

近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德刚到土肥所阿哈水库羊肚菌试验地检查指导工作,土肥所党委书记杨仁德陪同。

羊肚菌为马鞍菌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录,可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具食疗保健功能。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市场供不应求,目前羊肚菌干品每公斤价格在人民币2500元左右。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坚持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直到近几年才取得突破,解决了生产率低下的问题。2016年,省农科院土壤肥料所与四川省土肥所开展科技合作,引种羊肚菌,并结合本地羊肚菌种质资源的收集驯化,在贵阳阿哈水库旁和农科院内进行品比试验,目前,大面积出菇,人工栽培成功。

赵德刚向课题组科研人员详细询问了羊肚菌人工栽培和种质资源开发情况,并对土肥所羊肚菌种植试验成功表示肯定,同时,希望土肥所能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结合贵州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丰富多彩的立体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绿色有机的生产方式等优势,不断探索适合贵州生态环境的特色农业,发挥科技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