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三进三增”使农村发展更快 让群众生活更好

23.09.2014  13:11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23日电 金秋时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玉溪镇蟠溪村,30余名贫困学生、重病患者在驻村干部何义娟帮助下,获得了志愿服务公益60余万元资金(物资)救助,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今后日子更有盼头了。

    距离集镇10多公里的平模镇兴宝村柏木淌村民组,组长陈远说:“过去几代人的生产物资、农家产品都靠肩挑背驮,受不尽的苦;如今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方便多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让偏僻山乡的群众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帮助基层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道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郑华说。

    今年以来,道真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扎实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和“三进三增”活动,组织千余名县乡机关干部、大学毕业生和农村知识青年驻村工作,下基层进村入户开展帮扶活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形成凝心聚力加速发展、加快脱贫的生动局面。

     走地头 接地气

    “有困难,告诉我们。”“乡亲们不实现小康,我们不脱钩。”“群众不脱贫,我们就一直帮下去”……

    这些真情的话语,充分反映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农村工作要上去,干部必须要下去。”近年来,道真县坚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坚持把群众的期盼和呼声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的风向标。特别是自贵州省委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活动以来,缕缕春风吹拂着仡乡大地,温暖着大山深处群众的心。

    如今的道真,不论在山间田野,还是农家院落,处处都能看到各级领导干部亲临一线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的忙碌身影。

    道真县四家班子多次深入结对挂帮的乡镇、贫困村,了解倾听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寻找致富的新途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的根本宗旨。他们坚持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深入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以及浓浓的民生情怀,给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

    今年,道真县31名县领导率86家县直部门和各级党员、干部与83个村(居)和上玉工业园区企业“结亲”帮扶,与8862户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与所联系的困难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与村民零距离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攻破难题。

    7名贵州省直机关、14名遵义市直机关选派干部在道真驻村锻炼;道真县里87名县直机关干部、63名乡镇机关干部、43名大学毕业生、43名农村知识青年,进驻83个村(居)。进村入户、宣传政策、解决疑难……他们率先从调查研究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帮助群众寻找发展思路。主动到矛盾较集中、问题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地方,到条件艰苦、群众不富裕、工作难开展的地方,了解群众所思、所想,集中更多力量解决一大批群众交通、饮水、住房、上学等问题,用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基层”成为了党员干部的舞台,群众就是他们最亲的人。驻村干部真正扑下身子,吃农家饭、观农家事、察农家情,与农民群众拉家常、摸实情、交朋友,全县上下呈现出一派“干部在一线工作、政策在一线宣讲、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的新气象。

     访民情 听民意

    改进党的作风,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和“三进三增”活动,是道真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赋予的新内容。

    今年,道真县整合党建扶贫、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和“三进三增”主题实践活动,以“三进三增党群连心、真驻真帮同步小康”为目标,以树立群众观点、“面对面”服务群众、精准扶贫、锻炼干部为立足点,以“六强六创”为抓手,着力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群众工作大提升、群众满意度大提高。

    据了解,道真县对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具体要求是:一乡一名联系县领导、一个驻村工作队,一村一个帮扶工作组、一名驻村机关干部。按照“投入一定资金,争取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个产业,化解一批纠纷”要求,帮助基层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引领、智力科技培育、村级经济积累,扎实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听民意、解民忧、帮民富。半年多来,广大驻村干部实地走访群众18000余人次, 发放“连心卡”6000余张,参加群众会38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9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党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贴近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干部下基层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宣讲政策、培训技术和帮扶物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重点工作;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既送政策、又送温暖,既帮物资、又帮技术,既讲发展、又讲法律,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郑华说。

     干实事 聚民心

    “美丽村寨照明工程”实施后,眼看着村子一天天变美,群众生活一天天变好,隆兴镇浣溪村总支书记张毅忍不住向记者感叹:“党的政策好,帮扶单位好,群众觉悟高。

    让他感叹的缘由是一串串村民眼中的大好事:老寨组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寨”,进组路、连户路硬化了,新改建的房屋不仅整齐美观,道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如今,村里卫生室、文化室、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中心也投入使用了,中药材基地等一批惠民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不仅在浣溪村,遍访道真城乡,只要提起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和“三进三增”活动给农村带来的变化,群众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在他们看来,干部到基层来办的都是实事:修公路,解决出行问题;兴水利,解决吃水问题;建学校,解决入学难题……

    “以前,我们村子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背,如今,自来水架到灶台,真好!”说到吃水问题,平模镇顺河村陈家组村民个个笑逐颜开。

    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帮扶干部、帮扶单位到基层后,都立足各自职能优势,帮扶所联村户落实农民提质增效举措,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坚定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广大农村群众感叹,干部进村入户经常拉家常、听民意,共商致富门路,不仅让贫困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让农民的心暖了起来。

    半年多来,道真县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分户落实贫困户帮扶资金及物资,缓解了群众困难,拉近了干群距离;帮助所驻村(居)谋思路出点子748条,协调召开联席会议175场次,制订产业发展规划25个,协调项目58个,争取项目资金6650余万元, 帮助解决交通、水利、教育、住房、电力通讯等民生实事125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基层发展基础,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高。

    干部下基层,“”然后知不足,砥砺了思想,锤炼了作风。道真县水利局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不是作秀,群众心中有杆秤,老百姓看的是行动,而不是表面文章。”(韩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