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适应新常态 多措并举引领大众创业创新

07.12.2015  11:26

平塘县积极适应新常态,通过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和打造就业创业“四个一工程”等载体活动,强化创业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三大体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创业平台,加强创业服务,积极营造氛围,有效地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新增注册私营企业154户,新增注册小微企业15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6户、个体工商户1517户。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平塘县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创业协调会议制度,定期通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情况,研究解决城乡劳动者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形成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组织合力。

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州有关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并结合平塘实际先后出台《平塘县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意见》、《平塘县关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平塘县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平塘县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方案》、《平塘县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留职领办创办农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的办法(暂行)》、《平塘县扶持复退军人自主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等文件,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财政投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降低门槛、放宽条件、简化流程,切实帮助创业人员缓解资金短缺问题。今年来,全县共新增审批小额担保贷款283笔2260万元,新增审批扶持发展小微企业150户。

加强创业服务。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创业指导中心,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服务内容和流程,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项目论证、政策落实、创业培训等创业服务。规范建设县行政服务中心,县直39家部门150人进驻,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等,为项目建设和创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各部门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423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从原来的150项清理到12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由原来的203项调整到173项,力争实现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理时限最短、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目标,切实为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搭建创业平台。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先后建立了通州、平湖、四寨三个工业园,在克度建立创业孵化园,在平舟劳动密集型园区挂牌成立创业孵化园,并结合产业机构调整需要建立牙舟陶产业园、白龙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卡蒲毛南族文化产业园区等,对入园企业除实行三年免收场租费和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业务代理、信息咨询、创业辅导、融资担保等配套服务,打造良好的创业服务软环境。

强化创业培训。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创业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2014年组织开展创业培训904人,培训合格率达100%。今年计划开展SYB创业培训800人,力争覆盖到所有新增创业人员。截止目前,共开展SYB创业培训892人。通过搞好培训后续指导,将培训内容与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开业指导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培训后的创业初始成功率达到85%以上,参训人员合格率和创业成功率逐年大幅度提高。

积极营造氛围。一是组织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在各镇(乡、街道)设置创业宣传标语,营造创业氛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县金盆网和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宣传创业典型,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二是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友情联系。定期由县领导带队到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向他们宣传家乡变化,激发他们返乡创业愿景。每年利用春节、农忙农民工集中返乡期间入户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增强爱家乡意识、求发展意识和返乡创业意识。三是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发展恳谈会。对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责任分解,由职能部门限时帮助解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