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管用“三法”再谱林业新篇章

07.07.2015  11:09
  黄前生 杨灵芝 滕求富

主动适应新常态 再谋林业新跨越 龚大义

  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了新动力,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新契机,为加强技术创新增添了新压力,为提升生态承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改善生态环境腾出了新空间。因此,我们要密切跟踪这些重大变化,深入研究新常态对林业的新影响新要求,及时调整林业的发展布局、发展方式、政策措施,让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更好地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

  整合土地资源,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造林大户投资苗木花卉业,大力发展苗林一体化模式,实现市场化运作、整地、调苗、造林、林木管护一体化。在营造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县林业局改革机制把林业项目下放,县人民政府是造林绿化主办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承办单位,造林主体是舞台演员,县林业局是舞台设计和技术总监,履行“裁判员”和“监督员”职责、把好造林技术和造林质量关,从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上下联动大格局。

  推行造林主体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对造林主体的完成面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资金保障、管护措施和其他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和打分,划分为ABCD四级管理,进入县林业局征信平台。乡镇人民政府在落实工程项目造林主体的时候与造林主体实行“双向选择”,即乡镇人民政府可以自主选择信用等级高的造林主体,造林主体也可以自主选择立地条件好工作基础好的乡镇,形成了“市场准入”凭标准,“双向选择”看绩效,“人情干扰”有防线,“社会融资”被激活,“造林质量”大提升的崭新局面。

  根据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统一安排部署,松桃全面开展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贵州省第七次复查工作,由于野外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松桃为了防止调查人员在作业时发生意外事故,保障外业调查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特为各调查人员购买了赔率高达4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确保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万无一失。此举在全省尚属一次创举。近期,省林业厅认可松桃的做法,并以正式文件下文在全省推广。 

     (作者: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局长)

  38万亩荒山,到2017年能不能实现灭荒?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能不能守得住?灭荒,成了松桃林业人的必然选择。

  2014年伊始,松桃林业人紧紧围绕“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和“美丽松桃”建设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为主战场,狠抓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林业发展内生原动力,倾力打造“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升级版,让造管用“三法”再为苗乡林业谱写新的篇章。

山川 秀美一片绿

  7月3日,笔者走进沙坝河乡红沙村大毛坪杉树种植点看到,10多位农村居民正在山上一字排开除杂草,承包负责人高方红介绍:“今年2月初栽的杉木苗213亩,14户农户承包,15至20年后每亩将达到2至3万元的收入,按2:8分成,目前投入资金达6万元。

  “今年我们乡的造林任务为4691亩,实际完成4719亩。在义务除草活动中,乡党委乡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领乡机关干部、民兵和村干到琴登坡、毛坪等地进行义务除草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充分表明了党委政府的决心,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热情。”龙金佩乡长深情地告诉笔者。

  提起群众造林,沙坝河乡茅坪村村民吴再顺感受颇深,他说:“今年我77岁了,以前我种的20亩林子有了效益,收入达20万元。今年我向政府又要了50亩荒山的树苗,有人说我年龄大了,还栽那么多树干什么?我享受不了啦,我想还有我的儿子、孙子可以享受嘛。总之,不能让宜林山坡荒着。

  “建设绿色松桃,让绿与美共舞、绿与富互生、绿与梦齐飞……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还是个方法的问题。对于松桃而言,种树,就是种生态、种民生、种希望,就是让绿色铺就松桃的小康路。”县林业局局长龚大义对3年灭荒充满了自信。

  2014年至2017年,“绿色松桃”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实施人工造林面积38万亩,总投资1.5亿元,涉及28个乡镇300多个村。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思路,以加强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推进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石漠化治理、造林补贴、低效林改造等重点工程为依托,全县林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十二五”以来,松桃实施营造林面积38.5万亩,是“十一五”期间营造林总面积35万亩的110%;林业产值达到3.9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林业总产值4.89亿元的79%;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期末的51.1%增加到57.31%,实现了年增长1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

  全县27个造林主体已全部列入县林业局的征信平台。建立造林大户信用等级数据库,将信用等级排名作为下一年度造林大户选择参考标准,确保营造林质量。建立全县联席会议制度,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技术指导组、造林质量监督组、检查验收组,对造林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严格落实造林责任。实行旬调度、月检查、月通报制度,通过工程督导和痕迹管理确定倒查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着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坚持生态、产业、项目并重,建设、保护、发展并举,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全力打造油茶、楠竹产业引领示范基地,加快打造牛郎“黔东竹海”的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造林达20年之久的武陵山绿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余世游告诉笔者,他们共管护着七星坡和三叉溪两个林场共2.6万亩,涉及两个乡镇5个村1500多户,投入资金140多万元,每亩按7立方米木材算,亩产值5600元,总产值可达1.48亿元,纯收入7800万元,户均纯收入达5万多元。通过这种模式,管理非常到位,特别是在防火上,该公司采取蹲点守护和走村串寨宣传防火防盗,清明节期间全面防护,自育林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目前,松桃共实施油茶产业建设面积15.59万亩,总投资6050万元,其中新建油茶面积8.82万亩,投资4650万元;油茶低改面积6.77万亩,投资1400万元。项目建设共涉及24个乡镇88个行政村。全县有贵州省油茶定点生产繁育苗圃基地3个、面积265亩。新建楠竹产业面积8.99万亩,总投资2600万元,项目涉及14个乡镇68个行政村386个小班。新建正大乡花卉苗木园区1个面积500亩。

  严格按照“先造后补,谁造补谁,造管结合,6:2:2付款”要求,在绿化造林过程中,造林主体必须预付苗木款和农民工工资及管护费用,避免过去那种“造而不管”等现象发生,造林主体只有确保工程质量、保证信用等级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100%拿到工程款。通过6:2:2付款方式保障3年管护都有相应资金投入,同时也为激活民间资本进入植树造林领域打通了渠道,为民间资本与政府项目合作搭建平台,降低政府投资风险。

  有关数据表明,1亩森林一年能吸收灰尘60吨,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同时森林还具有净化水质、减弱噪音、涵养水源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

城乡 蓝天白云飘

  按照“造一片,管一片,成一片”要求,切实加强营造林后续质量管理,巩固造林成果。经过精细管理,管出苗乡大地绿色一片,天空呈现出一片片蓝天、白云朵朵。

  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宗旨,以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林业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为目标,按照“严管林”要求,突出“”,狠抓“”。

  说到林业管理,该县林业派出所教导员廖才新感慨万千,他说:“我们林业派出所有干警15人,平均年龄53.8岁,虽然年龄偏大,但其经验丰富,办事干练,原则性强,能打硬仗。

  如何能打硬仗?民警李志勇介绍:“2012年2月的一天,根据举报本县的道坨、八七林场发现有人滥伐林木,面积较大。接警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取证,原来是一起批少伐多的案子。现场没有逮住采伐人,涉及采伐量3000多立方米10多人作案。办案中,仅调查作案人员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查出砍伐林木的是重庆市秀山县钟灵镇人,从该镇到松桃县城80多公里,先后去了6次,在秀山森林公安局的配合下,圆满完成了侦破和抓捕工作,从立案到判决花了一年多时间。

  办案期间,54岁的民警杨昌保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仅肾结石病就动了3次手术。记得在去年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案的笔录中,杨昌保正好肾结石病发作,疼痛难忍,但他还是坚持把笔录做完。他被市森林公安系统评为2014年度先进个人,在林业部门,像他这样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为了严厉打击森林犯罪,2014年该县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共立刑事案件5起,破案4起,1起移送检察机关,对1名犯罪嫌疑人实施网上追逃;摸排林业案件线索118起,查结118起,其中滥伐林木7起,违法运输木材3起,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30起;森林火灾2起,违法占用征收林地76起,依法做出刑事处理2起,实施行政处罚人111人次;查处非法占用征收林地5.2434公顷,非法木材227.57立方米,罚款52.81万元;办理占用征收林地1起,涉及林地17.8公顷;调解全县28个乡镇15起山林、土地权属纠纷;办理自用材539份,商品材采伐许可证24份,办理木材运输152份。

  认真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增强了全民防火意识,营造了人人关注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支持森林防火、做好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围,真正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严格控制在0.68‰以内,无一起重特大火灾。

  2014年,采用人工清理、APF-I新型诱捕器和APF-I型松褐天牛高效诱剂等生物药物防治措施,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6万亩,防治率为96.55%;完成测报固定样地20个,临时样地55个,系统样地10个,对120.9万亩森林进行监测,监测覆盖率为100%;完成林木种苗产地检疫面积27.71公顷,产地检疫率100%;完成春秋季普查和越冬调查工作;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8万亩,发生率为2.82%,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严格控制在3‰以内,年内无发生一起重特大的林业生物灾害。

  为巩固林改成果,筑牢松桃生态屏障,2014年,松桃启动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由人保财险独家承办,明确了林木火灾保险的保险内容、赔偿标准、承保方式和理赔服务,林木火灾保险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全县投保森林面积为263.8567万亩,共计投保费739.4278万元。其中公益林投保176.9525万亩,保险费530.8575万元;商品林投保86.9042万亩,保险费208.5703万元。

百姓 腰包鼓起来

  松桃在用好生态林业同时,下大力气扩大造林灭荒面积,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经济,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千方百计让农村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松桃自治县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坚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保护森林资源为主旨,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实行保护、培育、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做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

  在大路乡三祖人造板厂笔者看到,该人造板厂的1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有的在取板材、有的在粘木板、有的在锯边,有的用叉车搬运木板,这么小的人造板厂雇了这么多人,能赚钱吗?

  带着疑问走进了厂部办公室,该厂负责人陈喜良告诉笔者:“2014年4月我接手该厂,占地4744平方米,投入500万元,年产值达800万元,主产胶合板和建筑模板。为当地解决40位农民工就业,人均月收入3500元。

  “在这里工作近5年了,我以前在家种地,看到别人出去打工,我也想出去,只因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需要人照顾不能分身。没想到人造板厂帮了我大忙,不仅每月可领到3500元的工资,又还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我认为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正在整理木板的杨大力告诉笔者。原先他只能靠种地卖粮食换点钱,什么都舍不得花,自从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以后,日子才一天一天地好过起来。

  在松桃成万木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该公司于2012年初成立,占地4500平方米,有工人33人,加工点3个,主要加工圆木、工程方、门窗方等10多样品种,人均月收入5000元。蓼皋镇牛场村下大沟组村民贺七金在该公司务工5年,月收入5800元。

  松桃自治县拥有267万亩广袤森林面积,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31%,开发以森林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县建有大兴森林公园1个,位于铜仁机场附近铜松二级公路旁,凤凰古城至苗王城旅游区中间地段,地理位置极佳,总面积2670亩,森林覆盖率83.51%。

  园内建有中国苗王城风景名胜区1个,距铜松二级公路3公里,是黔东苗族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建有桃花源休闲度假区,位于梵净山环线的桃花源、石塘、中场、半坡台、兴庄等几个村,总面积11.7万亩,植物群落结构完整,大多为原始森林或原始次生林,物种多样,珍稀植物、奇花异草繁多,怪石林立,桃花源河水清澈见底,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一个天然的生态风景园。如今,大兴森林公园、苗王城、桃花源、乌罗潜龙洞等景观已成为周边县市周末休闲观光的首选目的地,加上浓郁神秘的苗族风情,森林旅游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

  2014年,国有永红林场在良种油茶示范基地套种太子参、桔梗、板蓝根等药材2300亩,实现年收入21万元;四川华西希望集团德康牧业在盘石碉边林场发展林下养殖,年产优质仔猪10万头;长兴中药材扶贫产业示范园区在马尾松上绑植铁皮石斛,按每公斤1500元市场价测算,每亩年产12万元,100亩示范基地年产可达1200万元;各天然林和公益林护林点生态土鸡放养达4.8万羽;各大户模式化林下养蜜蜂1415箱等,各重点公益林区、天然林保护林区、国有林区林下种植和养殖正在蓬勃兴起。

  目前,松桃大力实施油茶产业种植,总投资达6000多万元。该县种植油茶历史悠久,是贵州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油茶产业发展县之一。发展油茶产业是该县深化林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山地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措施。近年来,松桃福农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县政府签订了油茶基地及深加工项目协议,拟在松桃建优质高产油茶基地5万亩,年产10万吨油脂精深加工厂,建设300亩育苗基地,总投资1.2亿元,2013年3月底已建成2万亩高标准示范基地,5年内完成油茶基地建设。

  福农油茶基地及深加工项目协议的“林油一体化”,采用“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与农民分成,以点带面带动当地农民发展油茶种植,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帮助林农致富,达到“合作社、林农、政府”多赢的局面,推进“三个万元”目标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