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创建“美丽乡村” 助力“减贫摘帽”

03.07.2015  13:55

创建“美丽乡村” 助力“减贫摘帽

——道真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3日电  水绕青山景色美,乡村田园游人醉。十分美景满眼绿,一山秀色半川水。

    近年来,道真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核心,以小康六项行动为抓手,坚持升级版与普及版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与丰富创建内涵相结合,打造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加大政府投入与突出群众主体相结合,打造新型社区、建设农业园区、提升旅游景区,努力创建“望得见山、看到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2015年,全县计划实施民居创建7000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民居建设覆盖率提高到62%。启动建设小康寨示范镇1个,完成小康寨村寨建设(示范点)33个。水、电、路、讯分别计划完成投资4012.5万元、2100万元、1.05亿元和3亿元以上。

    产业培育富村民

    美丽乡村建设,产业是基础,富民是核心。道真把产业培育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立足于打造最美田园、美丽乡村。

    今年来,全县种植烤烟8万亩、茶园1.5万亩、中药材8万亩,发展商品蔬菜10万亩。新增中药材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茶叶市级龙头企业2家、茶农专业合作社5个,新建茶叶初加工厂7间、中药材初加工厂6间。

    农民夜校提素质

    扶贫先扶志。道真通过农民夜校、道德讲堂等培训载体,深入推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摒弃“等靠要”思想,增强改变自身命运的“冲动”,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来,全县组建了农民夜校81所,组建了120人的农民夜校专业教师团,开展农民培训290余期,培训农民23300余人次,通过农民夜校培训,让群众能够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高了群众的创业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等。

    仡山欢歌乐百姓

    乐在农家精神爽。道真着力巩固延伸“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现全覆盖。

    目前,14个乡镇乡乡建有仡山欢歌大舞台,83个村(社区)中有村级文体广场18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路径工程44个。

    同时,还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等评比创建活动,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不定期开展“三下乡”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乡风文明。

    六项行动美乡村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道真坚持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大力小康“6+1行动计划”,把优化村庄环境作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截止目前,共建设黔北仡佬民居3348户,完成年度计划的48%。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成年度任务的44%,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建设工程完成39%,通村油路、县乡道路建设分别完成42%、53%,小康讯信息基础设施投资8000万元以上。

    精品示范引新潮

    在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道真坚持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布局谋划、规划引领创建、着力整合资金、分类指导建设,着力打造旧城镇长坝、洛龙镇鹰咀2个市级示范点和玉溪新湾、隆兴老寨、河口梅江、三江群乐4个县级精品点。

    目前,长坝示范点共涉及交通、环境、民居、景观、文体、绿化美化类等项目32个,配套四季果、四季花、蔬菜等产业631亩。共计投入市级示范点资金、财政一事一议、高标准农田整治等各类项目资金120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投资540万,占计划投资45%。

    鹰咀示范点共涉及交通、民居、环境美化、文体类等项目19个,培植烟叶、中药材等富民产业2300亩。共计投入市级示范点资金、财政一事一议、县级示范点资金、扶贫生态移民等项目资金67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投资230万元,占计划投资33%。

    县级精品点已整合项目资金3439万元,已完成项目投资1985万元,占计划投资49%。其他27个普及型示范点县级财政保障投入800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300万,所有项目已动工建设,现已完成项目投资870万元,占计划投资41%。

    天蓝、山青、水微澜,民富、村美、人和谐。道真“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正沿着“全面展开、整体推进、户户受益”的工作思路向纵深发展。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将仡乡道真“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得更加如诗如画。(韩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