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寻求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

04.10.2018  22:31

烟雨朦胧中的梵净山东山门。新华社记者 刘洁 摄

  新华社贵阳10月4日电(记者高博、向定杰、魏圣矅、牛少杰)为有效避免拥堵和大幅减少排队时间,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东山门将实行全网实名制售票,线下窗口不售票,每日限售八千张。

  记者从景区所在地贵州省铜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了解到,作为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主要有东、西两条旅游线路,由于历史开发等原因,约百分之八十的游客会选择从东山门进入。

  今年7月2日,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三个月来,梵净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同时也开启了更高层次生态保护的新征程。

梵净山展示中心外挂着申遗成功横幅。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9月初,我所负责的梵净山核心区马槽河村民组79户全部搬迁,原有房屋全部拆除完毕。”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口管理站站长杨昌荣告诉记者。58岁的他1993年成为一名护林员,25年间,他和另外5名同事负责11.8万亩片区保护工作。

  “每个月都要巡山十多次,时间长的能有十天半个月。”杨昌荣说,告别家园,山上的群众肯定有很多不舍,但通过反复做工作,他们都渐渐明白这是保护梵净山的需要。

  据了解,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涉及周边7个乡镇22个行政村,共有居民5692户、21905人。

  面对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当地一直在探索出路。近日,历时19个月的《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正式通过实施,对梵净山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立法规范。

梵净山下寨沙侗寨正大门。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梵净山申遗工作历经五年,最让人感动的是周边群众。”铜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鸿丽表示,当地村民对大山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崇敬。

  而对于梵净山的保护和开发,当地很早就提出了“山上做影响力,山下做生产力”的思路。“山上做影响力”,即保持梵净山生态的完整性,始终符合自然遗产地的要求;“山下做生产力”,则是在山下游客集聚区做旅游消费、体验,并且尽量往外围扩散。

  走进梵净山脚下的寨沙侗寨,青山绿水间木楼错落有致。47岁的杨元菊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她告诉记者,今年申遗成功后,旅游更加火爆。她的农家乐有5个房间,刚刚过去的暑期天天爆满,不提前预订根本没房。

  “以前,通往寨子的路窄到只能一头牛经过。有一次,我挑着谷子在前面走,1岁多的儿子后面跟着,一不小心掉到了满是牛粪的沟里。”回忆往昔的艰辛,杨元菊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杨元菊的丈夫曾是一名轿夫,经常守在梵净山步道边等待雇主。杨元菊说:“那时候,家里生活全靠丈夫在山上卖苦力、抬滑竿维持,寨子里有劳动力的每家每户也都是这样。

梵净山下寨沙侗寨里的鼓楼。新华社记者 刘洁 摄

  后来,她和丈夫外出打工,2011年回家过年时,村里说要发展旅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杨元菊一家贷了1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那时每天晚上都睡不着,想着这钱怎么还上。”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仅一年半的时间就还完了。

  如今,尝到生态保护的甜头,寨子里的村民们自发立起“组规民约”,约束滥砍滥伐、污染环境行为,自觉保护家门口的“金山银山”。杨元菊介绍,针对游客住宿产生的垃圾,每户每月出500元,将垃圾清运到县城的垃圾厂专门处理。

  “梵净山承载力是有限的。因此,景区对入园旅游人数、入园时间等进行了严格限制。”铜仁市江口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吴军告诉记者,为应对旅游旺季,当地从7月份就成立了专班,从相关部门抽调60多人进行游客分流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目前仍在继续工作中。

梵净山脚下寨沙侗寨里的农家乐。新华社记者 刘洁 摄

  9月25日,梵净山正式获得世界自然遗产证书。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科长石磊看来,申遗成功代表着国际社会对梵净山宝贵价值的充分肯定,也对今后如何保护好这块金字招牌提出了明确要求。

  “旅游开发是必要的,我们也乐见老百姓能够吃上旅游饭。”石磊表示,下一步将尽快建立梵净山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研究站,实现对森林的动态监测,尽量摸清生物资源“家底”,以实现更精细的生态保护。

[责任编辑: 刘昌馀]
黄金周前四天 新景点新项目吸引游客
  10月4日,贵州旅游持续火热。国庆假日前4天(10月1日至4日),14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全省共接待游客3237.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