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王国华:从“不务正业”到“一番事业”

14.06.2017  00:52

  新华社贵阳6月12日电 题:从“不务正业”到“一番事业”——记大山深处的雕“”非遗传承人王国华

  新华社记者刘茁卉、汪军、向定杰

    这几天,一笔300面傩面具的订单,让王国华忙得不亦乐乎。虽居大山深处,他和徒弟手工制作的面具供不应求,把雕“”做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

    走进贵州省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苗族村民王国华家中,就像走进一个傩面具博物馆。

    用白杨树雕刻的面具呈现出棱角分明的五官,涂上颜料的面具将傩戏角色“演活”,凶神恶煞,抑或慈眉善目。

    三十多年前,王国华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傩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以消灾祈福保平安为目的,通常戴面具进行表演。德江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德江傩戏被称作中国戏剧界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2岁的王国华,自幼喜爱跳傩戏和雕刻傩面具,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1983年开始,他痴迷于雕“”。

    一开始,妻子覃智婵非常不支持。

    “农村人不做自己的产业,不下地把农活干好,天天在家东雕西刻,我从隔壁村嫁过来,家里很困难,感觉无法依靠。”她这样忆起当年。

  那时,大儿子才五岁,两口子矛盾激烈。

  妻子天天逼着王国华下地干活,但他的兴趣和时间都放在研究傩面具上。

  让覃智婵没想到的是,当时的“不务正业”,如今成了“一番事业”。

  2003年,一场有关傩文化的研讨会在德江县举行,多个国家的人士前来参会。王国华雕刻的面具让不少老外产生了兴趣。

  “老外问面具卖不卖,我立马让家人拿到县城,卖了8面,得了2000块钱。”王国华说。

  他用800元买了一台彩电,妻子感到很高兴。从那以后,覃智婵的观念有了改变,王国华的面具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

  近三年,他通过雕刻面具收入200多万元。现在家中已买了一辆小轿车、一辆商务车。

  去年,王国华和几个徒弟一共雕了2000多面,卖到湖北、宁夏、四川、重庆等地,最高的每面能卖到500元。

  最近,成都和深圳来了几笔订单,一共订购2000多面,这让他束手无策。他说,大单子不敢接,加班加点都做不出来。

  人手不够,王国华每年还带一些贫困户的徒弟,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长征村村民吕昌洪曾是贫困户,在王国华手下学习,雕刻一副面具工资200元,打磨一副30元,上色一副15元,两年前就脱了贫。

  在王国华的脑海中,储存了200多个面具的模样,信手拈来,随时雕刻。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变化,他也在不断创新。

  跟着王国华学了十年的徒弟周国再,常常为师傅喜好钻研的精神所折服。“几十年不变,一天到晚都在琢磨,好像比吃饭还重要。”他说。

  为了让傩文化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继续传承发扬,王国华抽时间在镇上的八一小学给孩子们上课,教授面具雕刻。他还建起了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打算展览自己的作品。

  在传习所的墙上,他写下这样一副对联:雕龙画凤漫遣文艺出妙手,模山范水尽收古物入琼楼。横批是“传承文化”。

  对于傩文化的传承,他说,只要能找到一种方法和形式吸引年轻人,这些老的东西就会有“新生命”,就不用担心失传。

[责任编辑: 邓娴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