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对了,就不怕遥远——百年红色体育行之走进遵义

29.06.2021  18:31

一声发令枪响,数百名选手在漫天彩带中出发。

他们跑过城镇道路,穿越田间地头,

漂流碧波之上,攀登山间小径,

用脚步感受

桐梓县这座叫作新站的小镇的人文特色与绿水青山。

  2021年5月16日,参加桐梓新站越野挑战赛的选手们从起点出发。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他们的脚步,也经过红一军团行军步道,

红二师新站进攻战斗地等革命遗址。

86年前,红军在新站的战斗

播撒下革命的火种,

更保卫了桐梓县所在的遵义

和这里一次伟大会议的召开。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81年8月21日拍摄的遵义会议会址(新华社记者周浩荣 摄);下图为:2021年1月27日拍摄的遵义会议会址(新华社记者欧东衢 摄)。新华社发

遵义会议后,

中央红军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打破了敌人数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

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遵义也成为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地。

  2021年4月20日拍摄的贵州省遵义市娄山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不可否认的是,特殊的地理条件一度限制了遵义的发展,

贵州有句老话,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说的就是这里山多路难走,

这让遵义长期处在贫困之中。

  一列高铁驶出桐梓东站(2021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

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入高山与深谷,

一条条道路修成,

一站站高铁贯通,

2020年3月,遵义在贵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大河镇的七二村(2021年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脱贫的转变在桐梓县大河镇的七二村可见一斑,

这座因穿村而过的210国道在此拐了大小72个弯而得名的村庄

土地资源匮乏,长期与贫困为伍。

进入21世纪,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增收致富。

凭借森林覆盖率达85%、气候凉爽的优势,

七二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每到夏季,前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2021年5月16日,参加桐梓新站越野挑战赛的选手们在赛道上奔跑。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一个原来基础比较差,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

现在能够建设得这么好,我觉得真的是很不错。”

跑友陈凌说。

他从深圳远道而来,

参加此次桐梓新站越野挑战赛。

  2021年5月16日,桐梓新站越野挑战赛赛道沿线的当地居民为选手们准备茶水。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赛道的沿途,

当地的居民们支上桌子,

放上一碗碗煮好的茶水。

他们热情地招呼着远方来的跑者,

正如86年前这里的人们支援长途跋涉而来的红军。

  2021年5月16日,桐梓新站越野挑战赛参赛选手在临近终点处与当地居民们击掌。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新站的这次赛事,

只是“追梦新长征·跑遍新遵义”系列活动中的一站,

从2020年8月8日启动的此次活动会持续开展12个月,

在一年内跑遍遵义市红军长征之路、

A级景区、扶贫安置点、乡村旅游点等。

  参观者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内听讲解(2021年1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人们来到遵义,通过体育感受这片饱含红色基因的热土的独特魅力,

而体育,也成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之外,

这座“转折之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红军曾经为革命跋山涉水的长征路,

如今变成了百姓富足生活的幸福路。

  2021年5月16日,一名桐梓新站越野挑战赛参赛选手在赛道上奔跑。新华社记者 郑直 摄

方向对了,

就不怕遥远。

遵义这座城市,

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

愈加明白这句话的意义。

----------------------------------

出品人:许基仁、袁雷

制片人:周杰、李培红、汤砺锋

监制:树文、叶岚

统筹:郑直、冼铮琦、万齐家、文劼、王征、肖凯宇、周力、吴薇

记者:郑直、郑明鸿、夏菁

编辑:朱佳雯

摄像:王廷珏

航拍:戴嘉文

新华社体育部 五星体育联合制作

[责任编辑: 刘菲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