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美丽乡村与产业孵化同频共振

17.12.2014  13:58

    核心提示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演绎了遵义市首创的“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历经12年之久的“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这一主基调,科学地推动着遵义市广大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花开烂漫的这条黔北农民小康之路,不管怎样演绎和变迁,总是与时俱进,朝着美好的未来迈步向前。

    “转型升级”是这个时代发展的标签和符号,在遵义,中国西部山区农村的全面小康之路,如何在新的时代大背景之下,改造、提升和加速,让党的惠民理念求真务实落地且上升到一全新的阶段,我们不妨从贵州黔中大县遵义县的探索中,以一斑窥全豹的思维去洞察遵义市这项浩大工程的新脉络新景象。

    “精品升级、巩固提升、规模创建、连片发展、纵深推进。”今年,遵义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探索实践坚持一个高品位规划引领,实施净化、美化、文化、产业化、精细化“五化”工程,推动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五化”升级的“1+5+5”工作方法,以突出产业发展,打造“环境净化、庭院绿化、生态美化、景观亮化、凸显文化”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田园为目标,这一创建模式获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谌贻琴和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批示,并要求在全省、全市推广学习。

    “梳山梳水梳出康庄大道,池清池秀映照幸福家园。

    冬日暖阳,刚进入遵义县龙坑镇“四在农家”梳池示范点,镶嵌于村庄大门牌上的20个大字便跳入眼帘,这幅抒写农民新生活新变化的对联,浓缩了漂亮的民居与鸟语花香的山村外在形象和内在意蕴,黑油油的柏油路串起村寨,连同白色连户路,直抵依山人家。

    与以往不同的是,村里有了污水处理站,路边的绿化多了黄色的菊花,一望无际的大坝多了白色的大棚下葱郁的蔬菜、开着白花的草莓,随处可见的田畴多了各种各样的花卉苗木,次第铺向远山。风中,赏心悦目的这个村庄,绿色,白色,红色,黄色,多彩纷呈,生机迸发。

    沿着优美的乡村公路,大约4公里的车程,转过一个小小的山弯,转眼间便驶入另一个叫八里的村庄广场。

    “齐心打造小康寨,协力建设新农村。

    一路打量,七山八岔里除了同样风味格调的黔北民居和家家户户乡村城市化“别墅式”的形态,多了些农家乐山庄,田间地头更多的是中药材和奇花异树。村委副主任周永明告诉记者,随着乡村旅游兴旺起来,村委牵头成立了旅游咨询服务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村庄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

    “银树养天幽幽古韵和谐院,绿菜遍地荡漾新风幸福村。”约摸1公里车程,悄然间一溜烟进入到了南白镇民主村,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随风飘飞。花香蝶飞的公路外侧,大片大片的大棚蔬菜铺展开来,大棚里红红的西红柿、长长的紫茄和露地疯长的绿色大葱,昭示着这个“市长菜篮子”基地背后,高产高效“321工程”实施以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对接城里超市走市场,当地村民,亩收入1万元、2万元、3万元不等,荷包里的票子越来越鼓胀。

    “道路通,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从梳池到八里,再到民主,三个村庄几乎融合在一起,一路上,太阳能灯杆上安装的彩色公益广告牌上,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关键词,赫然清晰地沿路布列,简直就是一道乡风文明建设的最好注脚。

    梳池—八里—民主是遵义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规划并建设的精品示范带,涉及龙坑、南白两个镇,是全县2014年重点打造的3条升级版精品示范带之一。而位于三岔镇境内的“罗衙——台湾村——柏香台”精品示范带,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平创建“四在农家”升级版示范区,涉及罗衙新农村示范带、遵义台湾村、红光燕石片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柏香台省级新农村升级版示范点。以红色元素为主打造的“土坝——花茂——苟坝”等3条精品示范带位于枫香镇,这条示范带旨在打造“山水乡愁”的统筹城乡发展新典范。

    2014年,3个升级示范区投入资金1亿多元,改造民居706栋、整治庭院1109户,油化进寨路4165米、硬化连户路8209米、行道绿化27公里,安装供水管网4400米,建污水处理设施7个,建垃圾屋(池)69个,新发展乡村旅馆47家、农家乐22家,流转土地1.75万亩。

    在三岔今日景艺、枫香何家寨、洪关孟家寨、平正石头城等精品示范点的带动下,全县已兴起乡村旅馆417家、拥有床位7426张,2014年接待旅客上百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解决农民就业近2000人,开设乡村旅馆的农户每户月纯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王其伦 林兆红)

    采访手记

    遵义县“富学乐美”四轮驱动下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如今的升级版更注重产业培育、市场开拓、规模延伸、乡村公共服务功能配套。特别是以增加农民收入高产高效的农业“321工程”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呈现的“景区+农户”、“产业+农户”、“公司+农户”等农旅一体化新模式,推动着这个县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遵义县在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把一栋黔北民居作为一个产业孵化器,通过出台用地优惠、以奖代补、评星定级等政策措施,对乡村旅馆、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产业进行孵化,实现了旅游经济、民宿经济、庭院经济、务工经济、农业经济等多种业态的共同发展。”遵义县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健说,一个乡村旅馆(农家乐)就相当于一个小微型企业,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一个示范区就是一条产业孵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