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精准扶贫加快推进同步小康新进程

24.03.2015  12:34

        去年以来,遵义市以全面小康为统揽,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扶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从区位劣势中找工作优势,从资源禀赋中找发展优势,着力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脱贫,全市贫困乡镇发生率从2010年的51.3%下降到13.7%,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4.25%下降至10.37%。2014年,遵义市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均获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A等成绩,遵义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获得“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减贫摘帽”走前列

        近年来,遵义市把“减贫摘帽”作为扶贫开发“第一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市扶贫开发、“减贫摘帽”工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发展困难县的工作机制,形成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的帮扶机制。市直有关部门出台投资、土地、财税、金融、人才、先行先试等六个方面20多项具体政策,全力支持帮助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快发展。从2013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扶持重点县发展,其中当年“减贫摘帽”重点县2000万元;从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每县将安排1000万元支持同步小康建设。五年来,全市共争取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75亿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169个,实现习水、正安、务川三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85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9.5万人。

 

集团帮扶”创品牌

        自2000年以来,遵义市通过整合部门力量、拓展帮扶领域,探索了“集团帮扶”扶贫攻坚模式。从2009年起,这一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全市整合111个市级部门,实施捆绑项目295个,投入帮扶资金1亿多元,分别对务川、正安、道真、湄潭、凤冈等县12个一类贫困乡镇实施“集团帮扶”,实行定期3年捆绑帮扶,确保不脱贫、不脱钩,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和“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的攻坚体系。2014年,市直15个部门整合资金1831万元,在正安县瑞溪镇实施市级“集团帮扶”项目19个;省级“集团帮扶”务川县大坪镇和习水县仙源镇,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通过省市两级合力攻坚,从输血式、救济式扶贫转为造血式、开发式扶贫,不仅输送物资、资金、技术,更注重输送发展农业生产的新观念、新技术,转变农户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被帮扶的乡镇贫困状况得以有效缓解。

 

对口帮扶”争一流

        近年来,上海市、大连市为遵义筹集援助资金18571万元,实施援建项目468个,集中在务川、习水、正安、道真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其它10个县(区、市)的重点贫困乡镇,覆盖教育、医疗、产业发展、水利建设、危房改造等诸多领域,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山区面貌。特别是2013年启动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以来,当年落地实施对口帮扶项目50个,涉及上海对口帮扶投资8000万元。2014年完成上海对口帮扶项目投资5400万元,主要投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大行动计划、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沪遵双方在人才、教育、科技、旅游、商贸、工业等10多个领域展开对口交流,合作共建“遵义(上海)产业园”,致力打造1000亿元级园区。重点推动装备制造、汽车和IT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合作投资304.42亿元。

 

精准扶贫”唱新歌

        2014年,遵义市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采取“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的办法,从660万农民中识别出贫困人口87.95万人,涉及贫困村811个、贫困户23.85万户。

        按照“六个到村到户”要求,遵义市针对每户建档立卡对象的贫困程度分类确定了差别化的帮扶措施,确保实现“六个精准”。一是结对帮扶精准。选派5112名机关干部、1020名乡镇班子成员到811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和“项目书记”,实现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二是产业扶持精准。完成中药材种植5万亩,核桃种植20万亩,蔬菜产业基地建设43万亩。累计完成人工种草26.4万亩,发展乡村旅游点1500多个。全市贫困对象参与产业发展达87.9万人。三是教育培训精准。极推进“雨露计划”与科技培训有机结合,确保每个贫困户掌握1至2门农业科技生产技术。全年完成“雨露计划”培训22650人,完成统筹城乡培训23832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66741人。四是农村危房改造精准。严把危改对象确定审批关,做到资金直补到户、部门帮扶到户、责任包保到户、技术指导到户,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2724户。五是扶贫生态移民精准。把移民安置与园区建设、集镇商贸、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统筹起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全年实施扶贫生态移民项目安置点  12个,搬迁移民2433户11129人。六是基础设施建设精准。从2014年起,遵义市将用5年时间投入258亿元,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全年完成投资72.7亿元,加快建成“小康路”3626公里,新增解决“小康水”饮水安全68万人,新建改建“小康房”2704户,推进“小康讯”实现95%的自然村通电话、95%的行政村通宽带,确保农村“小康电”一户一表率达到95%以上,落地实施“小康寨”创建点35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