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15年第一季度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分析

06.05.2015  12:19

  

 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一季度,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努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发展状况

  (一)教育方面。教育“9+3”计划稳步实施,落实党政、教育双线“控辍保学”。中职“百校大战”两年累计完成投资15.77亿元,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开展中职助学资助工作,及时下拨了2015年春季免学费和助学金经费。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工作,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加速构建我市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幼儿园三级阶梯式集团化办园网络,遵义县政府机关幼儿园、正安县政府机关幼儿园和湄潭县实验幼儿园争创省级示范幼儿园扎实推进。中心城区15所学校建设,其中2个项目已实质性开工建设(遵义县南白镇第三幼儿园、遵义市舟水小学)。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出台了《遵义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指导性意见》。配合推进呼叫中心及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正安县职校1000席率先启动,务川县、道真县、新蒲新区、桐梓县相继启动。

  (二)卫生计生方面。一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遵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拟于近期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立即组织实施,已制定《遵义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初步方案》,建立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季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613.38万人,参合率98.45%,筹资27亿元。三是积极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规范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等各类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及时下达2015年中央和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4230.4万元(非直管县)。四是继续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启动汇川区、正安县、务川县、赤水市、桐梓县17个非政府办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达到23个。积极推进基层卫生计生服务资源整合,截至3月底,乡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站已基本整合到位。五是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1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中13个所已开工,其中3个已竣工;207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中202个已开工,其中70个已竣工。六是狠抓人口计生工作。一季度,全市人口出生率为3.96‰,同比上升0.15个千分点,人口自增率为1.03‰,同比上升0.32个千分点;全市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89%,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83%,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

  (三)文化体育方面。习水县宣传文化中心剧场改造已完工,市文化馆、汇川区文化馆和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务川县图书馆建设加快推进,已完成内部装修、布展、设施设备配备任务,赤水市文化馆已开工平场,力争年底前全部完工。完成了红花岗区“十二五”第三批“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验收工作。完成了今年上半年各县(市、区)农村公益性电影购片、装机、传输工作,一季度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完成全年放映任务的9.81%,超额完成省下达的8%的任务数;完成了2014年广电统计年度汇总工作及建立了2015年文产统计(广电部分)名录库。14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已完成情况摸底和申报工作。省九运会部分项目已开展比赛。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有序推进,补充资料已经国家文物局审核并报国际古迹遗址协会。海龙屯二道关文物修缮工程完成70%,预计4月底竣工。

  (四)旅游方面。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291.6万人次,同比增长32.1%,占年度计划6200万人次的20.8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3.99亿元(未经省评估),同比增长35.76%,占年度计划533亿元的23.26%。旅游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占年计划的25.1%。我市进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名单的24个旅游景区中,除海龙屯因准备世界文化遗产验收目前停工外,其余全部已开工建设,一季度完成投资20.8亿元,占年计划99亿元的21%。市政府2015年重大工程项目中市旅发委调度的项目35个,在建项目26个,未开工项目9个(正在做规划设计及其他前期工作,含5个预备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7.7亿元,占年计划的17%。市政府“十大工程”市旅发委调度的旅游景区精品工程共22个,全部开工建设,一季度完成投资14.3亿元,占年计划的16.4%。

  (五)民政方面。一季度全市民政系统共实施在建项目29个(不含农村敬老院),总投资47627.7万元,目前工程已全部开工。遵义市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反家庭暴力避难所,总投资3900万,目前救助公寓、未保中心和反家庭暴力避难所、综合楼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灵鼎山殡仪馆已于今年3月16日投入使用。道真自治县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汇川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养护楼主体已完工,正进行内部装修,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遵义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项目主体工程进入尾声,预计年内可竣工。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教育方面。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大,15所中心城区学校项目资金压力大,部分项目虽已获得上级资金列入“全面改薄”规划,但仍存在较大资金缺口;320个幼儿园建设项目共得到中央资金6720万元,与项目预算资金差距较大。学前教育“大班额”现象普遍,运转经费缺口较大,教师缺口较大,“小学化”倾向严重,难以保证保教质量。“新两基” 投入不足,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学校配置班班通、添置实验仪器、图书等,在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需要加大投入,但地方财力不足,推进工作压力大;中心城区(县城)的“大班额”现象和大部分乡村学校生源削减现象并存,中小学的规划布局与发展需求不协调。

  (二)卫生计生方面。部分县(区、市)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足,调度不到位,导致个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没有按时间要求开工建设。创卫工作面临多方面困难。由于市政基础设施薄弱、欠账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县级政府财力匮乏,创卫投入保障困难;尽管我市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单项考核、重奖重惩,个别地方对创卫工作的认识仍有一定差距,有突击迎检的现象;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仍然不强,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创卫工作的氛围仍未完全形成,特别是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基础设施欠账较大。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有削弱趋势,计生工作责任制落实有差距,外部环境对计生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三)文体方面。项目落实不均衡,缺项较多,进度缓慢,多数项目至今未动工。“一场四馆”建设,湄潭县、凤冈县、正安县、仁怀市、新蒲新区无项目。汇川区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遵义县缺图书馆,桐梓县缺游泳馆,赤水市缺游泳馆,凤冈县缺游泳馆,务川县缺游泳馆,绥阳县缺室外体育场,习水县缺体育场、游泳馆和宣传文化中心剧场项目。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招商难,征拆难。

  (四)旅游方面。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旅游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一些深层次的人文历史资源没有达到很好的挖掘利用,资源档次与产品档次不匹配。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的条件落后。宣传促销和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资源缺乏整体策划包装,旅游业管理不够规范,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缺乏。部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进较慢,少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少数项目存在融资难度较大和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差,项目用地指标不足等困难。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通过争取“全面改薄”、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资金,缓解市县财政压力。二是进一步实施好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做好今年全市市级示范幼儿园的复评及评估工作,打造一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群体。三是加大教育“9+3”计划实施力度,推进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学校以及遵义市职教园区建设。四是加强“新两基”督促指导和调研,督促县级政府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和普及十五年教育;加强凤冈县“新两基”全省推进现场会的督促和指导工作,确保推进会在全省中真正起到“示范、标杆”作用。

  (二)着力发展创新卫生计生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二是落实好民生三年铸廉行动,对2014年涉及的卫生计生民生资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厉打击和处理贪污、挪用民生资金行为。三是建立爱国卫生工作新常态,做好申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的除“四害”达标评估工作,确保通过省级评估,取得创卫工作的“门票”。四是积极加大对卫生计生项目的督查力度,确保项目投资按时间要求顺利推进。五是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正面宣传、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增强社会影响力,营造计生工作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产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夯实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基础,建立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定期开展各种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支持和保障文化体育公益事业。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努力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以申报创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为契机,全面加快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强化文物保护发掘利用。

  (四)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以承办全省第十一届旅发大会为契机,加大国家、省对我市涉旅项目及产业支持的争取力度,用好PPP等融资模式,通过市场运作积极探索融资渠道,探索设立专业化的旅游投资基金。加强用地保障。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需求;在国家和省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优先保障重点景区景点及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及企业一线技能服务人员体系建设。

  (五)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这一中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两种力量,切实解决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等的实际困难,推进民政事业协调发展,促进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安置、双拥、社救、老龄事业及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