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三高一加强”决战脱贫攻坚

22.04.2016  18:49

    新华网贵阳4月22日电(通讯员吴杰 文勇)2015年,都匀市结合开展“两带两增奔小康”活动,采取高标准选派帮扶力量、高密度统筹协调推进、高要求严格管理考核、加强工作运行保障“三高一加强”工作措施抓实驻村工作,分别向46个贫困村和50个计划“脱壳”的“空壳村(社区)”选派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组员和第一书记达280人,带领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高标准选派帮扶力量

    都匀市在结对帮扶安排上,以过去组织安排为主变为部门选择为主,先由部门选择1-3个帮扶点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根据部门特点和帮扶点实际需要,综合权衡,提出安排方案报市委审定,实行一个部门(乡镇、办事处)、一个企业结对帮扶一个村(社区)的机制。在第一书记的选派上,从过去单位选派为主变为组织统一指派为主,分别向46个贫困村和50个计划“脱壳”的“空壳村(社区)”选派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组员和第一书记达280人,其中第一书记共70人。同时,选派9名优秀副科级干部、16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办事处)挂任党(工)委副书记、乡(镇)书记/主任助理,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和后备干部作为第一书记,使派下去的干部更能发挥作用,既培养锻炼干部,又充实了基层的发展力量。

    “各级扶贫工作队和选派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要严守工作纪律,工作与原单位脱钩,一律吃住在基层,严格管理树好形象。”在选派动员大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荣忠提出要求。

    高密度统筹协调推进

    市委先后召开五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组织力量就各部门开展党建帮扶情况、第一书记到位情况、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等开展专项调研和督查指导共13次,对检查出来的成功经验和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召开全市小康驻村暨党建帮扶动员部署会、同步小康驻村暨党建帮扶推进会、“三亮一创”现场会、小康驻村暨党建帮扶调度会、党建工作推进会,特别是2015年10月30日召开的全市同步小康驻村暨党建帮扶工作调度会,会议通报全市2015年第一书记到位及“空壳村(社区)”清零行动督查情况;2个挂帮单位和1名第一书记作帮扶工作交流发言,3个挂帮单位和1名第一书记作表态发言,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触动一片”的作用。

    高要求严格管理考核

    为抓好驻村工作和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都匀市先后建立完善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职责任务》、《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日常管理制度》、《同步小康驻村暨党建帮扶驻村工作人员实绩考核评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把驻村帮扶情况列为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乡镇、办事处和市直单位年终目标考核。出台文件规定: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没有“脱壳”的村,该村第一书记不列为近期提拔对象,扣取该村挂帮部门班子成员和驻村帮扶干部每人年终目标考核奖的30%,扣取隶属乡(镇、办事处)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每人年终目标考核奖的10%。

    加强工作运行保障

    市财政投入500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启动资金,扶持50个村和社区发展集体经济。按照农村知识青年每人每月600元,到乡(镇、办事处)、村(社区)挂任职的帮扶干部及驻村工作组其他组员每人每月300元,党建帮扶工作队队员每人每月120元的标准,定期兑现驻村干部生活补贴。驻村人员从单位驻地到帮扶联系点的往返公共交通费,每月由派出单位报销2次。同时,统一为选派到乡(镇、办事处)、村(社区)挂任职的帮扶干部、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明确了解决食宿问题的具体办法,解决其后顾之忧。

    由于组织到位,措施有力,使全市驻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各帮扶部门、各级驻村干部为基层群众开展政策宣传、作形势分析报告386次,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1930人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204条,走访贫困户、低保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人群7794户(人),解决困难问题612个,办好事、实事637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8起;扶持帮扶点项目176个,协调解决帮扶资金4865万元,为基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驻村帮扶中涌现出一批像黄培斌、刘兵、李险峰等驻村第一书记先进典型。

    一年来,全市派驻的第一书记们不负党委重托,不负人民群众期待,延伸了抓党建工作的触角,疏通了基层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促进了扶贫脱贫工作向纵深推进。如今,走在乡村之间,随时可见第一书记的身影,他们帮助群众找路子、跑政策、上项目、谋发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带领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 庞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