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黄培斌:村民联名上书挽留的第一书记

06.04.2016  18:01

    新华网贵阳4月6日电(通讯员 赵云梅)近日,笔者随都匀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来到平浪镇新龙村,见到了新龙村村民联名上书请求留下来的“第一书记”黄培斌,瘦削的肩膀,单薄的身体,凹陷的眼窝,这位看起来很普通的书记到底有何魅力,竟能让村民如此信赖?

写民情日记。

    2015年7月30日,黄培斌到都匀市平浪镇新龙村报到,挂职任村“第一书记”。一间房、一张办公桌、一张床,黄培斌就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第一书记”的工作,用务实亲民的态度、真帮实干的行动、扎根基层的思想赢得了村民的信赖。

    今年3月黄培斌接到单位通知,说自己3月底或4月初就要离开新龙村了,村民知道此事后,就自发地联名签字请求黄培斌留下。黄培斌告诉笔者,接到通知时,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种半途而废的感觉,担心以后的人能不能按着原来的计划走。对此,黄培斌主动找到省委组织部申请继续留在新龙村,继续为新龙村服务。“我觉得村里脱贫是很有希望的,只要按照规划走,到2020年村里是可以脱贫致富的。”黄培斌很肯定地说。

平整的通村路。

    要想富,先修路,黄培斌到新龙村后,用了近20天时间走村窜户,村民同吃同住,与贫困户、村干部在田间地头促膝交谈,详细了解他们所难、所思、所想和所盼,发现村里的道路岖崎不平,导致村民交通很不方便,所以黄培斌决定先整修道路。多方筹资修路,由村民集资三万元,驻村工作组捐出工作经费三万元,通过黄培斌联系的爱心人士捐赠三万元硬化了通组道路457米,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从黄书记来了以后,村里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不仅从单位带来资金,而且把村民带动起来,让我们对脱贫致富更加有信心了。”新龙村柏支书说。新龙村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70%,田土面积478.48亩,共135户539人,全部为少数民族,人均耕地0.88亩,村里既无企业也无特产,村民大多生活困难。针对此问题,黄培斌自己垫付了1万2千元,为种植户预定了6000株果树苗,规划90亩土地种植果园,计划2016年再种植200亩脆红李果园;动员支持9户种养殖致富带头人,引进与养殖户合作资金30万元,发展养鱼8户,种植蔬菜1户,引进与村农业合作社合作开发资金60万元建立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向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申请了3万元启动集体养殖业,自己垫付2万2千元修建圈舍、购买物资、饲料等,投产养鸭2300只,目前鸭子已经可以出售。黄培斌不仅养鸭子,还要养鱼苗,他自己联系公司,形成农户出地,公司出钱的模式,建立鱼塘,想尽办法为农民增收。

发展鸭子养殖。

    在新龙村的村民心中,黄培斌不仅是第一支书,更是有着菩萨心肠的好人。“没法生活给我送吃的,没有猪喂拿钱给我买,黄书记对我很好的。”今年76岁的谭成凤老人说。老人独自抚养着两个残疾儿子,一个眼盲、一个口哑,生活过得很艰辛,黄培斌了解此情况后,自己出资500元帮其购买小生猪两头,200元饲料,又发动朋友资助其2000元买牛,改善母子的生活。听到村民韦国兰从楼上跌下,没钱治病,黄培斌又拿出10000元帮助韦国兰治病,韦国兰的孩子回来后,满怀感激地将钱还给了黄培斌。黄培斌还无偿资助两名在校就读大学生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费至毕业,发动单位职工捐赠衣物450余件,发放给65贫困户。

    要让百姓生活得开心,就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黄培斌就是秉持这样的原则为村民解决问题。黄培斌和平浪镇政府协调资金30万元,解决了村组路灯照明安装问题;提出了从临近的高山洞穴引水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全村引水灌溉问题;协调、争取都匀市体育局文化扶贫资金支持,解决了乒乓球桌两张、篮球架一副,修建篮球场堡坎资金1.5万元;此外还协调争取到省水利厅防汛抗旱补助资金20万元。

    了解到黄培斌的事迹后,笔者终于明白为何新龙村的村民如此舍不得这个看似普通的“第一书记”了。黄培斌说,村民为了感谢我,给我缝制了十双鞋垫,看着这些饱含心意的鞋垫,我心里想着,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一定要带领村民一步一步地走向小康路。

饱含村民心意的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