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投资4.17亿元治理 “小黄河”变成“清水河”

20.08.2015  16:44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20日电 都匀因河而出名,又因河而苦恼,一条总是治理不好的“小黄河”,让都匀市民深感郁闷。今年,都匀市“小黄河”治理工作又开始了,但这次是大“手术”,不仅堵煤矿,封地表水,还修建两个大坝蓄水沉淀,其大坝钢化液压闸门更是创造了贵州第一。

     专家会诊,决心还小黄河清澈

    “小黄河”真名“杨柳街河”,名字更替存在历史渊源。村民钱世菊记得小时候杨柳街河河水清亮,但从1986年后,河水就开始变得很黄,村里人都说,河水变黄的原因,是因为上游有煤窑。

    杨柳街河中下游煤炭资源和赤铁矿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伴生硫铁矿的小型煤矿不少,开采高峰期大小煤窑有300余处。这些矿区距河口约8公里,距都匀市中心约15公里。矿区围绕杨柳街镇分布,随着煤矿废弃,雨水流入废矿后流淌出污水,黄色的煤矿废水延绵数公里,因此被当地群众戏称为“小黄河”。

    村民钱世菊家就住在小黄河岸边,她记忆中,都匀为治理小黄河做过很多工作,但河水仍一天天地变黄。

    2004年,都匀市投资240万元,建张家山、菠萝冲两个污水处理站,而之前,都匀市及杨柳街镇多次召集国土、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封炸封无证小煤窑200多个。

    2008年和2009年,都匀市采取企业自筹、上级支持、政府补助的办法,投入资金700万元,对菠萝冲煤矿、张家山煤矿的污水处理站进行技改,其中菠萝冲煤矿处理站设计为日处理污水5000吨,张家山煤矿处理站设计为日处理污水6000吨,并通过省、州环保部门的验收。都匀市政府又投入20多万元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在杨柳街煤矿裸露荒山渣场造林126亩。

    2012年,针对“小黄河”污染形势日趋严重的情况,黔南州环保局和都匀市政府办等相关单位,已专题研究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意见,要求环保部门在确保张家山、菠萝冲两个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下,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协同行业主管部门严惩违法排污行为。

    2013年,受都匀市政府、黔南州环保局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等专家,对都匀市剑江上游“小黄河”污染问题进行调研。中科院专家表示,有信心在两年内让“小黄河”变成“清水河”。

     大手术”,要花4个亿

    历年的小“治疗”对“小黄河”的“顽疾”无法根治。

    今年,都匀提出“三江堰”工程,希望通过“大手术”进行治疗。

    三江堰,三江指“茶园河”“杨柳街河”“摆楠河”。“三江堰”工程便是在这三条河汇流下游,建立拦河堰工程。建成后将形成629亩面积的水域,形成缓流区,拦截上游河道所带来的含铁悬浮物,并使其在堰前沉淀,使河水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同时,将“三江堰”拦河堰打造为都匀市城市生态景观,修复陆地生态与水生生态。

    都匀市水务局常务副局长郑新胜三言两语便将该工程描述完毕,但是该工程的治污方式并非那么简单。

    据了解,这一次治理行动专门请了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小黄河”做了一次全面“体检”,体检结果为“体质很差”,根据“病症”特点提出了封、堵、沉淀和生态治理等“治疗”方式。

    污染源在于煤矿,堵的措施便是菠萝冲煤矿、张家山煤矿、铁冲煤矿、老虎冲煤矿及其他未治理的煤矿,将其入口封堵,让煤矿的主井、副井和风井隔绝空气,减少总铁和硫的溶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质产生量。而一些仍旧渗流出来的污水,通过封的方式进行拦截,减少地表污水进入河道。针对沉淀,则是通过两个拦河堰完成。

    “沉淀方式是利用铁离子特性进行治理。”郑新胜说,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含铁含硫废水,从化学特征来分析,废水中铁离子经过氧化后,呈现红褐色或者赤黄色的3+铁离子,杨柳街河变黄就是因为3+铁离子形成的,该离子会导致水体使用功能丧失,还会导致河中水生生物几乎绝迹,而且含有3+铁离子的水既不能饮用,也不能灌溉。

    专家指出,3+铁离子有个特点,如果在不流动的水域中,就会下沉到底部,而上部分的水域便会变得清澈,为此可以通过中和沉淀方式可以减少污染。于是“三江堰”拦河堰用两个坝对河水进行拦截,使其静止,当铁离子沉入河底后,通过化学剂中和方式让铁离子“消失”,或者定期打捞处理。

    据悉,第一道坝,位于“三江堰”上游两公里处的龙井坝,正在修建中;第二道坝便是三江堰的拦河坝。

    “三江堰也就是沉淀池。”郑新胜说,三江堰拦河坝是作为杨柳街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最后一道屏障。

    据了解,都匀市三江堰水生态保护滨河景观工程,总投资4.17亿元,其中“三江堰”拦河坝投资0.8亿元,湿地工程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