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灾后重建一周年 重建家园筑暖巢

19.08.2015  14:22

    从政府工作人员手里接过钥匙,赤水市长期镇康桥社区剑滩街道居民杨枝德至今清晰地记得那个日子,2015年6月12日,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夏日,他得到了新家的钥匙。

    2014年8月11日,杨枝德在那场特大洪灾中损失惨重,房屋冲毁,家电、家具、棉絮一件不剩,除了全家人都安然无恙外,唯一剩下的就是腰间吊着的一串钥匙,这一切让他感到绝望。

    不到一年的时间,杨枝德又得到一把开启温暖之门的钥匙。

    新家有108平方米,门面48平方米,简单装修一番后,杨枝德已经住进了新家。

    “修新房我出了12万,政府补助了4.5万元。”杨枝德说:“我开始预计,最快要一年以后才能搬进新家,没想到,还不到10个月,我就住进了新房!

    8·11特大洪灾造成长期镇11个村(居)遭受严重损失,致使长期镇16898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4800人,直接经济损失共1亿余元。

    洪灾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中,将全镇受灾群众分为两个点安置,剑滩片区兴建33套住房,石笋片区兴建100套住房。如今,灾后重建的133套住房已全面竣工。道路硬化,街道的绿化、亮化等辅助工程也进入尾期建设。

    在赤水市又一重灾区官渡镇,萃华社区一标段安置还房区的新景让人眼前一亮。青石板砌成的胡同,两边是仿古建筑,青砖粉墙,雕花木窗,丹霞石砌成的石栏杆倚河而立。

    刚搬进新家的袁显模是官渡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新房共88平方米,门面31.13平方米。6月5日,领到钥匙的袁显模激动不已,马上装修房子,8月6日,他们全家搬进了新居。

    那次洪灾直接导致官渡镇2.3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847人,倒损房屋需拆建、维修加固的房屋共831户。

    灾民们的处境牵动着当地党委政府的心,“领导领着干,干部顶着干,党员比着干”的实干精神让灾后重建的进程进展神速。6月初,223套安置房全面建成,120户人家领到了新房的钥匙,181户签订了购房协议。

    “洪灾过后,政府一边投入到灾后重建中,一边对我们灾民进行救助安抚。每个灾民每月补助30斤大米和30元钱,每个干部包5户,上门为灾民提供服务,解决困难。”袁显模说:“以前我们住的大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现在越修越气派,越修越亮堂!

    目前,赤水市共修建安置房384户。石堡、官渡、长期、长沙4乡镇安置房共计384套相继发放给重灾民众。其中,石堡乡规划建设4500平方米,安置20户。官渡镇安置对象182户,181户签订选房确认书。长期镇安置45户,45户拿到了新居的钥匙。长沙镇需集中安置灾民137户,137户陆续装修准备搬进新居。

    习水县三岔河乡也是那次洪灾的重灾区,全乡126户群众房屋垮塌,130户房屋严重损毁,受灾人口21036人。33公里通乡公路严重被毁,重灾核心地带顺江村45公里通组公路彻底被毁。

    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一起投入灾后重建中,三日恢复了水电,目前,通乡公路和通组公路的毛路已修建完成,正在计划启动硬化工程。

    天堂坝社区冯文琴是乡里重灾户之一。夫妻俩从2003年开始做家具生意,家底殷实。洪灾中,冯文琴家六层楼的住房被冲垮,家具全部被毁,总共损失160万元。一向坚强的冯文琴蹲在洪水边嚎啕大哭。

    乡政府和三岔河小学校方协商,将学校小学食堂免费提供给冯文琴一家居住。乡政府补助其购房款4万元,移民搬迁费7.2万元。乡政府领导出面担保,为冯文琴贷款30万元,用作生意的启动资金。

    如今冯文琴有了两个门面,116平方米,冯文琴又开始经营家具生意,丈夫和人合伙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冯文琴告诉记者,到目前,自己已经挣了十几万元,能发展得这么快,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目前,习水全县共集中安置217户,入住率达45%;分散安置337户,入住率100%。全县灾后重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预计9月份全部完工;灾后重建的12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工11个;灾后重建的8个卫生设施项目和11个水利人饮工程全部完工。(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