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布依女子的追梦人生——记独山鑫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天群的追梦人生

13.06.2014  10:58

 

一路走来,梦想纷呈,这样的人生自然畅快。但如果梦想不断的破灭了仍不放弃,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更加精彩更加丰满呢? 这是不言而喻的。来自大山深处的李天群就是这样一个不放弃梦想的人。“我一直走在追梦的路上。我不在乎结果,因为结果无法预料。我喜欢追梦的过程,因为它永远给我希望和快乐!”李天群这样给我们分享她追梦人生的乐趣。  莽莽大山,穷穷蓝天,李天群只要一片能够承载自己梦想的云彩。小时候,她只知道自己的村庄叫大垭口——一个座落在莽莽群山皱褶中的布依山寨。像祖辈一样,父母和所有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劳的汗水滋润着慢慢悠悠的日子,养育着他们姐弟六人。生活的艰难她可以忍受,但她无法忍受思想的贫瘠。母亲虽然勤劳,但却是一个斗字不识半个的人。大姐十四岁便被她嫁出去了,二姐三姐也不满十八岁就被母亲打发离开了家门。她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才上小学三年级,母亲便让她和姑妈家的表哥定了亲,尽管倔强的她把表哥家送来的定亲礼物全都扔出了家门,但都无济于事。于是,她只好一边读书,一边将待嫁的日子往后拖延,但严厉的母亲总是将日子牢牢记着。1984年,17岁的刚跨进高一的门槛,母亲就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让她回家与表哥成亲,倔强的她当然不从,于是母亲便毫不犹豫地断了她的经济来源,她把还算懂文化的舅舅请来做母亲的工作,但母亲在舅舅面前以大姐的身份也一口否决了舅舅所有的说道。在好同学的帮助下,她苦撑硬撑,终于读完了高一的第一学期。新年过后,高一的下学期开学了,她又悄悄去学校报了名,可是上课还没几天,她便被母亲哄了回来,才回到家里,母亲便将她锁了起来。第三天,老师上家来做母亲的工作,任是老师说破嘴皮,母亲就是一句话:要怎样,我的姑娘我说了才算!老师无奈的走了,她的读书梦也就此破灭了。   为了抗争这门婚姻,她选择离家出走,到外打工。这样,不满18岁的她只身来到县城,开始用孱弱的身体扛起自己的生活,用小鹿般惊怕的目光打量这个社会。她先是在当时的县水泥厂做临时工,打扫卫生、装料、喂料、打水泥瓦,什么脏活累活都干。那时候的想法是,就是死,她也决不回去,因为回去,等待她的将是一段不敢预想的婚姻,所以除了在外硬闯,她别无选择。   1988年8月,经朋友介绍,她改行做起了收购药材的生意,什么车前草、桔梗、地马蜂、三道枯、山药等,下乡收来,然后拿到县药材公司去卖。不久,她无意中听人说起县外贸站收购一种叫海花草的东西,于是她想起自己下乡收购药材时,经常有人问起她收不收海花草,再下乡收购药材时,她开始留意这种东西了。那时,卖海花草的也多是自己老家那边的人,这样,她怀着试试的想法,把海花草收来,拿到县外贸站去卖,不想利润高到对半。从此,她再不收购药材,而专门收购海花草,也因此与海花草结缘至今。   海花草,一种生长在高山湿地的苔状植物,也叫水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除了广泛用作军用急救包和代脱脂药棉外,还用于运输鲜活的水产品,提炼成食品保鲜材料、工艺品制作、花卉园艺等。1994年,对海花草的成色、收购、价格、加工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李天群来到贵阳,成了专门从事海花草营销的贵阳诚信土产公司的一名员工,任销售经理。在贵阳诚信,李天群不仅学到了营销方面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她对海花草在国内外市场的视野。之后,她先后在贵州利丰公司、黔南福光公司等专门从事海花草的采购与销售管理工作,对作为公司的各个运作环节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海花草的种植技术和加工管理经验。2004年,她毅然回到家乡,在影山镇成立了“仁和水苔经营部”,带动18户农户试种海花草。通过几年种植摸索,2009年,她注销“仁和水苔经营部”,成立“鑫源水苔土产经营部”,全面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原来的翁台、甲定两乡(现已并归影山镇)270多户农户种植海花草,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2011年10月,她又瞅准时机,成立“独山鑫蕊水苔种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鑫蕊”和“鑫源盛”两个商标。发展合作社成员23名,培养技术员17名,管理人员3名,经过两年的发展,合作社年销售额跃升至870万元,纯利润103万元。   根据业务发展和销售需求,2013年,她又成立“独山鑫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大力发展海花草种植。2014年,公司带动农户已达862户,种植面积1900多亩,预计年销售量达400吨,销售额将突破1000万元。如今,当地群众已充分认识到,种植海花草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化,又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内外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大,且价格稳定,海花草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并且涌现出许多种植大户。 甲定村支书吴光仪租田种植20亩、承包荒山40余亩,去年有20亩开始采收,年收入18万元,成为当地村民的榜样,带动全村80%的人家也走上了种植海花草的致富之路;甲西村二组村民潘文德退伍后一直在广东打工,2010年回家过春节时听说种植海花草的事后,当即承租了近14.7亩田和15亩荒山,开始种植海花草,2012年,田里的海花草开始采收,净收入15万元,成为甲西有名的种植大户,并因此影响带动了大批农户走上种植海花草之路。 李天群之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为致富的领路人,主要在于她敢于先试先行,从2004年至今,她自己的基地已由原来的20多亩扩大到了1000多亩。凡是新种的农户,她不仅无偿为大家提供种苗,还无偿提供技术,虽然与村民们签订了保底收购的订单,但如果外地的收购价格高于公司的,仍允许大家自由选择交售。“但从来没有农户自己拿到外地销售的,因为公司的价格一直都与市场价格接轨。自我与海花草结缘20多年来,它的价格就没有跌过。”李天群说。其实,她不仅在当地建有自己的基地,在江西新余、云南腾冲等地,她也建起了自己的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海花草种植。自2011年起,她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采取“借船出海”的方式,与具有出口资质的台湾绿轮公司签约,将收购来的海花草就地加工,悉数向绿轮公司供货,年供货量达430吨左右,“我的目标是力争2015年实现供货500吨以上!”李天群淡定地说。 除了带领家乡群众致富外,李天群还不忘关心公益事业。近年来,她先后为前来当地搞暑期社会实践和支教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学生提供资金支助;为甲定至达头通村公路建设提供10吨水泥,联系黔南福光公司为修建甲定至甲西的通村公路捐助水泥35吨;支助黄桥村顶岩组学生文婷静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全部费用,点滴善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李天群也因此于2012年被独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一星级创业之星”,她的合作社被评为“县级龙头企业”,2013年公司又被独山县委、县政府评为“三星级企业”,她的基地被黔南州妇联授予“全州巾帼示范基地”。   荣誉接踵而来,但李天群依旧朴实无华,仿佛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生养她的这片土地。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如今,父母早已作古,但当年那个倔强的姑娘依然走在追梦的路上。“要不是母亲当年那么封建固执,我今天的生活或许不是这个样子,所以想想,我还是要感谢母亲的,是她给了我这样的性格,是她给了我这样的梦想!”说起母亲,李天群无限的伤感,因为,她直到母亲1991年端午节临终时,才肯原谅母亲。“那时候表哥家家境不错,表哥人长得也很好,只是母亲不知道近亲不能通婚,不知道婚姻还需要爱情,但其实她一直是为了我好的。”   天下父母没有不为子女好的,尤其是历经生活磨难过的父母。正如李天群所说,是母亲给了她这副刚毅执着的性格,所以,直到今天,她仍一刻不停地走在追梦的路上,走在那些缠绕在莽莽大山间的路上,这片大山叫紫林山,如今已是国家级原始森林旅游区了,大垭口就在这片旅游区内。林下,泉水叮咚,环佩如鸣;林上,蓝天湛湛,白云袅袅,那是李天群放飞的梦想,纯净、悠远……   (独山县新闻传媒中心 黎仕勋 宋 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