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大河镇渡口社区“自断脐带”构建“造血机制”

15.11.2014  17:39

基层组织“自断脐带”的“渡口启示

——钟山区大河镇渡口社区积极探索富民型党组织建设机制

大河镇渡口社区村民亢文进在检查洗衣设备。

    建办公楼、拨办公经费、谋发展路子……这些事,已然成为上级组织的事。长期以来,基层组织与上级组织间形成一种婴儿与母体间过于“”的“脐带”输血关系,形成被动地等要靠普遍现象。自建千余平方米办公楼、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00余万元、主动找路子带领群众奔小康……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服务”与“发展”两组引擎同步驱动的层面,钟山区大河镇渡口社区“自断脐带”,自我“造血”,以变的能力和创新促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滚雪球式”积累,率先建立起党员竞相带头致富的富民型党组织建设机制。

    基层党组织如何“自断脐带

    要真正问需于民、服务于民、让利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就要创新变革,走发展道路。“渡口之变”主要体现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自断脐带”,断的是全营养式的输送“脐带”,断的是等要靠的思想,断的是平庸、无能和无为。“乡村干部没事干,一天下去混生活;一顿喝上三碗酒,带根烟杆搞打落”,这是数十年前渡口群众为乡村干部“”的“画像”。

    在渡口这片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7个村民小组,1020户,4000余人。在推行城乡一体化后,原来的渡口村改为渡口社区,成为大河镇的7个农村社区之一。煤矿、砂石厂、预制板厂曾经是渡口经济的三根“顶梁柱”,渡口的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业也随之得以快速发展,人均收入一度高达7000余元。尽管拥有如此优厚的先天条件,渡口的“老板”仍只是少数,“坐在金山上讨饭吃”是更多村民的生活写实。“村集体负债8000余元、人均收入仅1200元,基层党组织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仅有的几名村干部也是人心浮动,

    1990年,邵云芳从市乡镇企业供销公司脱钩来到渡口村担任村支书,开始重新拾掇这个烂摊子,这一干就是24年,让渡口实现了脱胎换骨。“找不来钱是无能,找来不会用更无能”,渡口社区一直以来属于民营煤矿和洗煤厂较为集中的社区,煤炭资源枯竭制约了农民和集体经济的发展,社区两委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立足村情实际,以六盘水市建设100万人口城市、大河镇小城镇二期开发建设等为契机,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决定由社区集体注册成立凯驭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成立运营后,吸纳民间闲散资金1000万元,共带动8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或发展。

    “第一单生意做到贵阳,在乌当区,一个8000万元的项目”,邵云芳直言不讳,给人干练、健谈,有思想,懂经营的印象,让人深信他能带领群众致富。公司注册成立不久即实现了开门红。在基层组织,要减少“羊群效应”的负面影响,就要选用好的“领头羊”。这是钟山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渡口启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