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扶贫星火点燃山区脱贫希望

25.11.2015  17:41

扶贫星火点燃山区脱贫希望

——铜仁市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走笔

    “十二五”以来,铜仁市抢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及国发2号文件等国家扶贫攻坚政策叠加实施的历史机遇,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积极探索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新路径,形成了产业扶贫增实力、金融扶贫撬动力、电商扶贫激活力、教育扶贫提能力的立体扶贫格局,推动扶贫开发不断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扶贫攻坚进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产业扶贫综合造血强筋骨铜仁市始终把产业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抓手,作为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主要途径。

    深化农村“三权”制度改革,为产业扶贫注入强劲动力。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工作机制,合理保障农民群众对农村土地、宅基地、林地等资本的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有偿流转,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使贫困地区群众成为拿薪金、收租金、分股金的“三金”农民,实现“三权三变三金”良性互动,让农村“沉睡的资源”真正成为“流动的资本”。

    目前,全市流转土地129万亩,“三权”抵押贷款3.81亿元,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股金分红、土地流转租金、园区务工收入,可户均增收1.2万余元。

    在扶贫产业发展中,铜仁市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引领作用、城镇化的核心作用、农业现代化的龙头作用、旅游产业化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集聚生产要素,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按照全省“十大扶贫产业”发展要求,着力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实现扶贫主导产业和扶贫增收项目对贫困群众的全覆盖,帮助群众持续增收。

    突出农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扶贫综合效益。铜仁市把农业园区作为聚集资源要素的主平台,大力实施“三个万元”工程,建设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4个,市级农业园区50个,县级农业园区106个,园区从业农民31.23万人,14.97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坚持“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推动农旅融合和乡村旅游发展,让贫困群众在旅游产业价值链中获得更多份额、实现更多收益,如寨沙、苗王城等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三年时间,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跨越。

    金融扶贫打破发展资金瓶颈金融扶贫,核心就是放大资金总量,整合更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铜仁市率先在武陵山区与国开行开展“开发性金融支持扶贫产业合作项目”,开发性融资授信资金33.2亿元。

    在此基础上,铜仁市针对贫困人口贷款难问题,开发了“精扶贷”金融产品,建立“评级授信、审批放贷、扶贫贴息、风险补偿”运行机制,规定凡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信用评级授信后,即可获得5万元以下3年期内的免抵押免担保和扶贫贴息小额信用贷款;贫困户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随时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凭贷款证到柜台实行阳光放贷。“精扶贷”改变了过去必须有抵押,银行才贷款的模式,惠及所有精准扶贫对象,全面发挥金融扶贫资金助推作用、财政扶贫资金杠杆作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了金融扶贫普惠度、便利度、精准度。

    目前,铜仁市已筹集风险补偿基金1.5亿元,扶贫贴息资金0.75亿元,龙头企业担保金0.2亿元,撬动金融资金15亿元。

    同时,大力实施“引银入铜”工程,先后引进11家金融机构在铜仁市设立分支机构,设立金融网点423个,助农服务点4267个。

    引导金融机构先后开发三权贷、移民贷、助学贷、产业贷等金融产品,以优惠利率贷款支持扶贫开发项目和贫困群众发展,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融资难问题。

    今年以来,铜仁市金融机构已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17.1亿元,惠及贫困农户9.31万户。

    创新扶贫激活群众创业热潮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 合,扶持贫困群众开网店。

    铜仁市把电子商务作为带动扶贫开发的党政“一把手”工程,出台了《铜仁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2020》,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贵州电商云等平台公司合作,全力打造中西部电子商务铜仁高地;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通过企业免费培训、政府资金扶助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开网店。

    目前,全市已吸引电商企业680家,建成网店1218家,其中贫困户开的网店达到了240余家。

    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带动扶贫产业发展。铜仁市大力培育仁城购、同城易购、武陵商城等铜仁本地电商平台,以扶贫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快标准建设、品牌建设,推动形成了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旅游业、电子商务+手工业、020+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了产业扶贫覆盖面。

    坚持上行与下行结合,引领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化经营。启动实施了淘宝乡镇、淘宝村建设项目,已建成“农村淘宝”服务站85个,年内将建成500个。各服务站在为贫困群众提供网购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引领贫困群众发展农产品和特色工艺品加工,踊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年已实现订单9万多笔。

    坚持高端培训与自主培养相结合,把贫困群众培养成电商人才。

    铜仁市把贫困群众中接受过中职教育的青年作为农村电商人才后备军加以培养,邀请阿里巴巴、IBM等知名企业高管进驻铜仁开展淘宝店掌柜、网络营销人才的高端培训,并与友成扶贫基金会合作,邀请全国知名电商专家30多人,在铜仁完成了“电商扶贫MOOC”课程录制。铜仁职院与义乌工商学院联办电商专业班,加强产教结合,着力培养实用型 电商人才。今年以来,先后共培训1.3万余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统筹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着力守住学前教育入口、职业教育出口。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招转并举、集团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山村幼儿园建设计划,2014年以来共投入3430万元建成山村幼儿园1358所,3.2万余名边远山区孩子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98%,尽力避免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力促进了农村儿童健康成长。

    2014年11月,全国8个省10个县山村幼儿园建设现场会在松桃召开,铜仁市山村幼儿园建设经验在全国贫困地区推广。

    抓好三年免费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培训,坚持把实用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培训重点,探索建立职业学校与市场需求密切联系的培训机制,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抓好“劳务订单培训”。把向贫困农民提供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广泛培育各种乡土人才、“草根”专家,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具有一技之长,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

    据统计,2011年以来,全市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2.54万人,有4个县和93个乡镇实现整体“减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14.22个百分点。全市2013年度扶贫开发工作也在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双线”考评中再次荣获全省第一名,实现了扶贫开发全省“四连冠”。(戴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