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平略镇平鳌村:诚信文化催生绿色生态名片

15.04.2015  23:09

俯瞰平鳌苗寨。(林艳琴 摄)

寨老在传承族规族训。

    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15日电  仲春时节,花红柳绿,清水江畔薄雾迷蒙,给历经冬日休养的杉乡大地披上一片神秘的轻纱。

    走进清水江畔锦屏县平略镇平鳌村,登高鸡冠岭,一幢幢吊脚木楼星罗棋布于杉林古树之间,村落、民居隐匿林间,满眼皆绿,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是锦屏文书的核心发祥地、一个绿色的诚信苗寨。

    “四事管理”模式管出新生活

    “推行‘四事管理’后,群众明白了村里的事务,村干部也晓得怎么去干,寨老与村两委班子知道如何求取村民的最大公约数了。”平略镇党委书记龙令炉欣慰地说。

    自国家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建设后,座落在库区的村民一部分成了移民,一些村民成了无地农民,平鳌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被重新洗牌组合。加上大部分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或者创业,传统村落里原有的管理格局被一举打破。

    近年来,平鳌村两委致力于寻求整顿经济秩序,再现民清时期平鳌作为木材贸易中心之一的辉煌。获悉当地村民发展的信息和决心后,平略镇党委政府积极进行智力支援,组织工作组到村里进行走访调研。

    综合调研报告形成后,镇党委政府决定从平鳌村的历史文化上做文章,破解村里的发展瓶颈。

    平鳌村是锦屏文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木商文化的集聚区,人文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培育富有活力的基层社会组织,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创新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就成为现实需要。在平略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村党支部准确把握这一现实,抓住创新发展的历史契机,成立了以支书为组长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从而找到了破解农村社会管理难题的抓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提供平台、载体、项目和抓手,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落实在具体的政策操作平台之上,与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据村支部书记姜志怀介绍,明确目标之后,村里各房族之间就利用族规族训教导儿孙耕读传家,勤奋学习,倡导节约;村两委成员虚心向寨老请教历史文化和管理方法,创导诚信、和谐、奋进的社会风气;这样子就慢慢总结出了“两委谋事、寨老议事、村干干事、群众理事”的“四事”管理摸式。

    村主任姜先煜告诉我们,村里全面推行“四事”工作方法,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农村低保评审、产业发展、水电路、农村危房改造定级等实行民主决策,杜绝搞“一言堂”现象,一时之间,村两委的决定决议得到了村民空前的支持,群众参与建设发展新平鳌的激情空前高涨。

    在村里修建通村水泥公路和建设百姓食堂这两件事上,这一工作方法得到了成功验证。

    2012年6月,村里修建通村水泥公路,公路修到了村里,被村寨中一排厕所和猪牛圈拦住了去路,部分村民的思想疙瘩一时无法解开,无论村两委怎么做工作,大家始终不肯自行拆除自己的厕所和猪牛圈。而修路的工程队如果转战其他工作,这一拖,又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回头继续修。最后,村两委班子利用晚上时间召开会议,邀请寨老议事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共同商议。短短的半个小时会议,寨老议事会就拿出了解决的方案。第二天一早,寨老议事会成员之一、现年81岁龄的姜承瑶老人率先把自己的厕所和柴棚拆除,修建公路所经之地由远而近地拉开了一条通道,公路建设顺利进行。

    建设百姓食堂的调处工作则是今年元月份进行的。为节俭办酒、倡导文明的规章制度落实得更好,村两委决定在村里建设百姓食堂,凡是村民的红白喜事,都到食堂里办,一则卫生方便,二则对节俭办酒、文明操办有利。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平整一个小土坡,有村民根据民间习惯提出异议。寨老议事会根据当地的民族习惯和文化习俗,耐心细致地进行宣传、引导,形成共识,由寨老举行一定的仪式后,开挖土坡,百姓食堂不日就可以建成利用。

    以前村里的公路,不能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而是一到下雨天,直接就是道路中断,车子想进出简直就是做白日梦。

    如今路通了,水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四事管理”工作方法顺了民心,议出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