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站里有群“中国好汉”——奉献,在南极冰雪世界

11.04.2015  18:26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科考人员正在工作。 中国南极长城站供图

本报赴中国南极长城站特派记者 王海林

历时163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中国第三十一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于4月10日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本报记者日前赴南极长城站采访,亲眼见证了队员们不同寻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并被他们甘于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打动。

爸爸,我要坐火车去南极看你

你好,这里是长城站”,孙启振的声音透露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暖意。在长城站逗留的那几天,每天早上,记者都是在孙启振从对讲机传出的问候声中开始一天的采访的。

窗外是白茫茫的冰雪世界,不远处的雪地中是红色标识牌,上面的“爱国、求实、创新、拼搏”8个大字十分醒目,这就是南极精神。长城站有块石碑,上书“好汉”二字,象征着南极科考队员“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孙启振是个80后,就职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环境研究预报室,负责未来48小时的天气预报及海洋海冰观测情况。随着第三十一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度夏队员陆续到来,孙启振的工作陡然多了起来。组织协调30多名科考队员的工作可不是易事,他几乎每天都要6点半起床,忙碌到凌晨两三点,三四个小时的睡眠后又投入到第二天的紧张工作中去。

这是孙启振第二次参加南极越冬。4年前,孙启振引进了美国极地大气数值模式,建立了我国极地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每日定时发布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以及极地海域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

地球两极犹如观察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镜,从长城站30年来收集的南极冰川面积逐渐减少的数据,可以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

1985年到2014年,长城站周边的气温一共上升了0.37度,在气温变化的同时,南极周边的海冰面积也在缩小,近30年来长城站周围的海冰已缩小了一个纬度。”说起这些数据,孙启振如数家珍。

孤独伴随着这些在冰天雪地里坚守的人们。孙启振告诉本报记者,5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最难熬的极夜,每天只有中午前后一两个小时天边有些亮光,其他时间一片漆黑。他说,因为长时间看不到太阳,整个人会比较压抑,但站里所有工作人员都会按照正常作息时间值班,坚持站好每一班岗。

在南极工作,孙启振最牵挂的是3岁的儿子豆豆。“现在长城站通了网络,可以经常和豆豆网上聊天。有一次视频聊天时,他突然问我怎么还不回家,接着,他又叫了起来,‘爸爸,我要坐火车去南极看你’,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极夜过后,第一缕阳光出现,那是全站人员最兴奋的时候,“我们会去中山站最北边的天鹅岭,在最靠近太阳的地方合影留念,纪念一起度过的漫长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