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奔小康】:踏上遵义长征路,看这四个地方的发展路

02.10.2016  20:04

    今年是中国工农军长征胜利80周年,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永远在路上”。秉承着习近平总书记“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的信念,跟着“长征路上奔小康”活动,踏上了红军长征经过的遵义,走访了那些曾经路过的地方,感受着他们发展的变化。

    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

    ——茶旅融合打通山地经济任督二脉

    茶山连绵,沿着茶园的木栈道徒步而上,一路清风和煦。微雨之后,在茶园中肆意徜徉,茶树的清香混合着桂花香扑鼻而来……然而,谁也不会想到2003年前的这里还只是一个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

    2013年,湄潭县委作出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强县建设的决定,立足全县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和彰显生态文化、茶文化、浙大西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青山、碧水、绿茶园与黛瓦白墙的黔北民居交相辉映的如画美景,还可以亲身体验摘茶、制茶过程,然后带走自己的劳动成果。下一步,田家沟正在发展电商,不仅扩大客源,也能让到了这里的游客可以通过网络订购产品,而不用带着茶叶舟车劳顿地赶回家。于是,结合茶文化,田家沟摸索出一套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金花村七彩部落

    ——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农村经营体系

    与田家沟相隔不远的金花村,有着五彩缤纷的房子、七色绚烂的阳伞,畅游在绿色茶园间,仿若置身于童话世界,当地的村民称之为七彩部落。

    实际上,这是金花村的一个村民组,原名大青沟,全组村民73户共274人,有七彩民居71栋,生态茶园568亩,稻田80亩,山林712亩,植被面积达80%以上。在打造“七彩部落”、发展旅游业之前,大青沟村民主要靠传统农业种养殖业为生,看着临近的田家沟和核桃坝村富裕起来,这里也开始探索发展农民股份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建立了“家家是股东、户户能分红”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

    如今在“七彩部落”,游客可以观看农民自编自演的舞蹈、傩戏表演、篝火晚会等,还能体验农家打糍粑、品农家“刨锅汤”、吃七彩土鸡、感受农民画的特色画室等,活动丰富。

    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村

    ——依托自然资源发展三大产业

    (资料图)

    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村坐落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脚下,哪怕是从未来过贵州的人想必也一定听说过它的大名,因为毛主席的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是在这里写下的。

    2004年,娄山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足1500元,而今天,这里依靠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水源等,采用“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积极发挥娄山关村乡村旅游协会、果蔬协会、藤编协会和娄山关利群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群众组织的优势,大力鼓励群众发展乡村旅游、藤编工艺、现代农业等三大产业,让农民的收入翻了番。

    经初步测算,2014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为100%,“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覆盖率为93%,建制村客运汽车通达率实现程度为100%,三年学前教育普及率实现程度为100%,拥有医疗服务点2个,实现程度100%,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为 100%。

    遵义市播州区(原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

    ——推进精准扶贫实现农旅一体化

    (资料图)

    秋分时节,播州区花茂村生机盎然。沿着土篱笆和木栅栏漫步村庄,迎面吹来的风里充满浓浓的花果香,在白墙黛瓦的黔北民居下与充满陶艺元素的古朴街区里,总能感觉到强劲的发展势头。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座名字富有诗意、寓意“花繁叶茂”的村子原名荒茅田,就在几年前还是个“出行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而让花茂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正是精准扶贫政策。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群众富不富,全靠党支部。近年来,花茂村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一体化。这里发展的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培育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300余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250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让村民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来源:中国西藏网 、贵州日报、贵阳网-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