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矿局105队兴仁包谷地背斜矿产地质调查再创佳绩

10.05.2017  13:42

5月2至4日,在成都地调中心组织的“西南三江、龙门山、南盘江、武陵山二级项目所属2016年度结题子项目成果报告评审”会上,省地矿局105地质队承担的《贵州兴仁包谷地背斜矿产地质调查报告》以92分的优秀成绩通过专家组评审。

据悉,该项目隶属于“东特提斯成矿带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中“南盘江成矿区贞丰和富宁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2014年—2016年;总体目标任务是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规律、典型矿床成矿特征的调查,建立该区域金矿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圈定找矿靶区,预测资源量。

通过三年多的工作,该队根据地、物、化等成果采用成矿要素综合叠加法圈定了6个找矿靶区,其中A级靶区3个,B级靶区2个,C级靶区1个。为区内下步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新提交“铁厂坳金矿”及“轿子山金矿”2个矿产地。矿产地内根据见矿探槽结合蚀变带展布特征共圈定金矿体15个,矿体最大厚度9.29m,最高品位11.53×10-6。合计估算金矿石量660万吨、金资源量15090.81kg。贞丰、者相、大山、兴仁、泥堡幅采用综合地质信息叠加法圈定了10个预测区,利用区内勘查程度较高的泥堡金矿(勘探)、水银洞金矿(勘探)为已知区,采用相似性法则及地质体积法进行资源量预测,以上5个图幅共合计预测新增金资源量约280吨。

通过项目实施,总结提取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要素,构建了区域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进行了成矿预测。上述成果显示该区找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具有巨大找矿潜力。进一步明确了该区找矿方向,推动了区内外多个矿业权的商业性勘查进程。并提出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寻找隐伏金矿找矿中的指示作用及示范意义,为该区下步找矿取得新突破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打造黔西南地区千吨级黄金基地提供基础地质支撑及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