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矿局114队“禁区”找水助力扶贫攻坚
近日,贵州地矿局114地质队发挥水文地质技术优势,按照“在开放型系统中寻找局部封闭条件”的工作思路,成功在黔西南州地下水找水打井“禁区”---晴隆县三宝乡扶贫搬迁安置区打出一口“小康井”,该井日出水量达600余吨,可有效满足6000群众生活用水需求,直接节约用水成本达175.2万元/年,为顺利推进三宝乡扶贫搬迁提供了水源保障,同时也在该地下水“找水打井禁区”实现了找水突破。
晴隆县位于黔西南州东北面,处于黔中山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带,地理环境恶劣,受北盘江及其支流的切割作用,最大相对高差达1482m,为国家级贫困县,其三宝乡更是贵州20个极贫乡之一,也是孙志刚省长的帮扶乡。为了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地方政府制定了三宝乡扶贫搬迁方案,并在晴隆县城北边的小箐一带建成了安置区,规划入住15000人。然而,由于晴隆县城处于北盘江右岸,受北部西泌河与南侧大桥河切割形成典型的河间地块,目前县城供水水源与县城所在地高差达900m,供水需要通过6级泵站的提水才能到达县城,用水成本达10元/吨,成本之高为贵州之最,用水难题成为扶贫搬迁顺利实施的制约性因素,解决安置区15000人用水问题成为实现异地扶贫搬迁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河流的深切割,晴隆县成为西南岩溶石山区典型的开放型地下水系统分布区,从2007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贵州省地下水勘查等项目仅在该县实施了3口机井,且仅成井1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水打井“禁区”。
为攻克扶贫搬迁遇到的用水难题,提高扶贫惠民工作成效,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委托,该队于今年12月初开展了“贵州省晴隆县城镇水文地质与地热详细调查”工作,该队水文地质专家吉勤克补子率领该领域的精兵强将,通过反复的调查与综合研究,提出了“在开放型系统中寻找局部封闭条件”的工作思路,最终成功地在三宝乡扶贫搬迁安置区实施了1口水文地质钻孔,终孔孔深仅110米,日出水量达600余吨,可直满足6000群众生活用水,直接节约用水成本达175.2万元/年,为晴隆县扶贫攻坚工作的早日完成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据悉,为进一步服务好我省“大扶贫”工作,缓解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该队将认真总结此次找水经验成果,将“开放型地下水系统中寻找局部封闭条件”的“晴隆找水模式”推广应用,在继续为晴隆县其它用水极为困难的乡镇开展找水打井工作的同时,努力为贵州岩溶石山地区的文地质工作探寻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