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MERS阴霾未散韩国陷游客荒

12.07.2015  16:14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自5月20日韩国出现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来已过去50多天,尽管疫情趋缓,民众生活逐渐恢复原样,但MERS疫情给韩国旅游业带来的冲击仍然明显,尤其是中国游客锐减更是让当地旅游服务业遭遇罕见的冷清。新华国际记者在首尔亲身体验令人无奈的游客荒。

(图为首尔光化门前屈指可数的游客。)

游客太少了”“少了一大半都不止”“生意还是不见好”,这是近来新华国际记者听到的韩国商家抱怨最多的几句话,而一些专做外国游客生意的店铺甚至直接面临关门大吉的窘境。

在新华国际记者工作地首尔社稷坛附近,常年有大大小小的旅游团在此停歇。得益于此,周边的餐馆、便利店等生意兴隆。尤其是一家专门接待中国游客的餐馆,尽管设在并不起眼的地下一层,但常年顾客盈门。但8日中午记者到访这家地下餐馆时,跟往日忙碌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已暂停营业,椅子被整齐划一地放在桌子上,看样子停业有些时日了。

(图为因生意差而停业的餐馆。)

与这家餐馆紧邻的销售韩国纪念品的店铺倒是开着门,但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个客人,许多商品被盖上了防尘布,记者喊了几声许久也不见有人应答。

新华国际客户端了解到,同样面临冷清和尴尬境遇的还有首尔各大热门景点。尽管韩国文化财厅6月底宣布,7月份向游客免费开放景福宫、昌德宫、德寿宫等文化历史景区,以减少疫情带给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但效果仍不容乐观。

(图为景福宫内零星的游客。)

徜徉在位列韩国“故宫”之首的景福宫,记者来韩工作3年第一次感觉到它少有的空旷和人流的稀疏。诺长的一个下午,除了一群修学旅行的韩国中学生,记者再没见到有其他旅行团。除了当地市民就是三三两两的散客。好不容易记者终于碰到一对来自北京的小刘夫妇。“我们原计划还有另外两对好友夫妇同行,但因为担心疫情均临时取消了。”小刘说,结果此行变成了他们一对夫妇的“孤军奋战”,还在微信朋友圈被调侃为了“勇者夫妇”。

(图为景福宫内空旷景象。)

记者在景福宫内行走一圈后绕至东侧的地面停车场,平日停车场车位被旅游大巴占得满满当当的景象已不再,画着白线的空车位在午后灼热阳光下显得凄清而刺眼。

(图为景福宫外空旷的停车场。)

沿着景福宫正门城墙西行,便是充满小资情调的三清洞和北村。这里不仅备受韩国年轻人的青睐,也是外国游客在首尔感受古老传统韩屋和现代化艺术气息完美结合的不二之选。但MERS疫情同样让这里安静了下来。

(图为三清洞附近生意冷清的咖啡馆。)

新华国际记者在三清洞看到,最为显眼的要数两旁店铺门口摆放着的鲜红打折招牌,有的小店甚至贴出了低至2折的“放血价”。但即便如此,顾客还是寥寥无几。

(图为三清洞附近卖打折商品的商店。)

在路过记者平日里素爱光顾的一家天津包子铺时,冷清之景也让人不禁唏嘘。只有两名韩国顾客在背对着门的角落处用餐。往日里的这个时候要买上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经常要排队等上好一会儿,而如今是“包子等客”。

(图为只有两名顾客在包子铺就餐。)

即便现在是淡季,但顾客还是没法跟往年同期比……”在包子铺帮忙的店员小江告诉新华国际记者,师傅负责下厨,他负责上菜和收款,由于顾客骤减,目前餐馆就他两人在打理,即便如此应付起来也绰绰有余,空时还能打个盹。

(图为冷清的生鱼片店。)

跟小江的自我解嘲相比,在首尔大林经营一家生鱼片店的郑女士则显得没有那么轻松。郑女士告诉记者,虽然随着疫情渐渐趋于平静,生意有了些许起色,但影响还是超出了之前的预期。“先前韩国政府说争取6月底控制住疫情,我们就寄希望于7月底……现在我感觉够呛,要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生意状况,也许要到秋天,也许今年年底……真不好说。”(记者张青,编辑李勍,图片摄影张青,新华国际客户端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