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陈平原做客孔学堂 解读晚清画报三十年

04.08.2014  13:42

  “学术伉俪”陈平原、夏晓虹

    8月2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书博会孔学堂分会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平原开讲《大变动时代的图像叙事——晚清画报三十年》,向观众解读了晚清画报的历史变迁。

    图像不再是文字的附庸

    “所以须图画者,圣贤诱人为善,无间智愚,文字所不达者,以象示之而已。”陈平原教授说,晚清到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面临着3000年来未有的大变局,整个国家的制度、思想、学术、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印术这门当时新印刷术的引入,解决了图像印刷的技术难题,图像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表达方式,而不再只是文字的附庸。

    陈平原教授认为,所谓“画报”,首先应该是“”,而后才是有“”的“”。也就是说,新闻性应是第一位的,要是单讲“图文并茂”的话,中国人早就有成功的先例。时值中国遭受外来入侵,为满足民众了解战事的情趣而创刊的《点石斋画报》,配合新闻,注重实事,图文之间相互诠释。在十五年间,共刊出四千余幅带文的图画。陈平原教授说,这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个不可多得的宝库。

    另外,不仅《点石斋画报》,诸如《时事画报》、《真理画报》等众多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都将对于今人之直接触摸晚清起决定性作用。

    画报下的晚清社会

    陈平原教授说,晚清画报主要集中在今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北上广。其他城市也偶也刊行画报,如成都的《通俗画报》、杭州的《新闻画报》、汕头的《双日画报》等。这一出版格局,与当年西学东渐的步伐大致吻合,或者说画报本身就是现代传媒以及都市生活的产物,且反过来印证了现代都市文化的形成。

    作为当时老百姓最早熟知的画报,《点石斋画报》的创办在中国带起一阵画报热,办画报在中国各省流行起来。北京的《北京画报》、广州的《时事画报》等,都是当时发行量较好的画报。在这些市面上出售的各种画报上,经常可以见到“玻璃吊灯”、“电话机”等代表当时最时髦生活的西洋物件。

    1905年9月创刊的《时事画报》,内容以图画纪事为主,论事次之,大胆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抨击时政,颂扬革命。

    晚清画报的逐渐没落

    “晚清画报的生命都不长。”陈平原教授说,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只存活了十五年。其他的一些画报也都在出现一段时间后,逐渐退出。

    陈平原教授认为,晚清之编刊画报,“画家”比“文人”更为关键。在中国,吟诗作文是读书人的当行本色,而作画则需要专门的训练,画师的招募和付出的人工成本,成为日后画报发展的一种困惑。画报的出现起源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兴盛于石印术的引入。而1913年之后,由于照相技术的传入,照片成为更容易获取的图像,沿用画作的画报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晚清画报逐渐走向没落。

    “晚清画报本以记录新闻、讲述故事、开通群智、传播文明为宗旨,主要从属新闻史,但是在政治史、美术史、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陈平原教授说,画报反映了当时大变动时代的众生百态,而且它对科技新知的相关报道,虽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对科技新知的传播与普及不但映现出晚清“西学东渐”的脚印,更重要的是,它对晚清时期受教育程度低下的人民群众来讲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开阔了普通民众的视野。本报记者 罗海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