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陡箐镇三举措迈上村民自治新台阶

19.01.2016  11:32

                 

        新华网贵阳1月18日电(通讯员 严琳智)为充分发挥村干部的“排头兵”作用,真正实现事权下放,近日,水城县陡箐镇以陡阿倮村为试点,积极探索推行“以村为主”工作机制,全面取消包村干部,只安排一名包村领导负责工作联系,将村级事务全部交由村干部处理,使基层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健全管理制度 提高工作效率

        为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严肃工作纪律,推动村级工作稳步健康发展,陡箐镇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内部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针对村干部对农村经济发展找不到方向、抓不住重点,农村经济发展慢、群众致富难等突出问题,由镇党委政府将各项工作以目标责任制的形式下达到各村,按照考核标准严格对村干部进行奖惩。二是实行工作汇报制和督查制。定期召开村干部工作例会,镇党委按目标责任制定期对村干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时时掌握村干部的工作进展情况。三是执行责任追究制。根据工作督查情况,对连续两次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村干部,镇党委书记将亲自约谈村党支部书记,对工作能力不足、贯彻落实力弱,并且连续两年排位靠后的村干部将予以调整。

        建立激励机制 点燃工作激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干部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是稳定农村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为了激发广大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陡箐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一是提高经济待遇,对有突出业绩的村干部,除每月按时发放县财政拨付村干部务工报酬外,还以其他形式给予一定的经济物质奖励。二是提高政治待遇,镇党委政府优先对试点的村干部进行评优选优。三是建立考核奖励制度,镇党委、政府对村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核定工作目标考核奖,激发村组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励机制一出,顿时点燃了村干部的工作激情,个个精神抖擞,也更愿意干、更想干了。

        明确工作职责 增强服务意识

        明确工作职责是落实工作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工作职责,有工作方向,才能更好为村民服务。为此,镇党委根据村级事务管理需要,研究细化村支两委工作职责,进而明确村党组织管理的方向性、全局性、政策性等决策方面的事务;村委会管理的事务性、技术性、具体性等执行方面的事务。在具体工作中,村支两委班子及时沟通,积极配合。同时,还规定群众事项,将管理权和监督权进行分离,规定村委会享有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权和财务审批权,村党组织有组织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对村务公开的监督及财务监督的权力,避免村务管理的随意性。

        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有效地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当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