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中科院与“两弹一星”全国巡回展在贵州开幕

27.12.2019  15:35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个个以身许国的身影,一件件呕心沥血的国之重器,共同再现了科学家们在半个世纪前为国家做出的历史性贡献。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全国巡回展在黔南州平塘县天文小镇开幕,那段“中华腾飞”的辉煌历史,跃然眼前,湿了眼眶、激荡满怀。

  展览主要分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展”以及实物复制模型等三个部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穿越历史烟云,展览通过文字、图片、文献、视频、模型等多种展示手法,述说着中国科学院在原子弹氢弹事业、导弹运载火箭事业和人造卫星事业中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和贡献,以及由“两弹一星”事业衍生的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与“两弹一星”工程的卓越功勋和名垂青史相伴随的,是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两弹一星元勋”动人故事。邓稼先、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于敏、陈芳允……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更是一座座丰碑——它承载着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传承至今的科学精神与爱国风骨。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弹一星”模型:原子弹、氢弹、“东方红一号”卫星、T-7M火箭……无一不显示出“两弹一星”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的基石,给新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有利的国际战略环境,才有了“看今朝旖旎风光秀”。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如今,国家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一代弘扬和传承“两弹一星”爱国奉献精神,把勇立潮头、引领创新作为必备品格,敢走“华山一条路”,瞄准关键领域,潜心钻研、协同创新、聚力攻关,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化“两弹一星”精神为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于此,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与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两弹一星”全国巡回展,时间从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月25日。

  全国巡回展首站定在贵州平塘,寓意深远。平塘是FAST的所在地,在这里仰望星空,研究宇宙苍穹的国家天文台,曾参与过“两弹一星”任务,研制了43/60/80cm折返望远镜、卫星跟踪经纬仪等,在人造卫星精密摄影定位观测、卫星跟踪测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观测基地于2019年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平塘县天文小镇布展,有利于加强与FAST观测基地的交流合作,共同讲好中国科学好故事,传播中国科技创新好声音。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向贫困发起总攻。中国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战略,发挥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主动送“攻坚克难·爱国奋斗”红色基因、“两弹一星”科普知识到边远地区,培植精神内核,助力贵州脱贫攻坚。(记者 刘丹 实习生 张僡)

[责任编辑: 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