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者伍军新年心愿:陪家人

28.01.2017  10:03

新闻【动】起来

EMBED>

核心提示:

街上挂满红灯笼,千家万户贴上“”字……年味越来越浓。这个时候,常年离家在外的游子,有的已经回到家中准备过年,有的正在返乡途中,还有的也早已买好车票,期待着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但是,还有一些人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贵阳轨道交通的建设者就是其中一个群体。近日,记者来到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贵阳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土建8标施工项目部,走近项目经理伍军,感受他春节期间坚守建设工地,希望项目早日建成再好好陪伴家人的拳拳之心。

■ 帅小伙“操心”成糙汉子

干建筑行业19年,伍军从一个帅小伙变成糙汉子,还不到40岁,头发已经开始花白。大家都开玩笑说:“伍军就是操心太多。

能不操心吗?抓施工生产、协调处理所属施工单位间的各种问题、负责工程价款结算、监督工程质量、组织工程竣工交验……这些,都是伍军负责的事务,不仅多,还很具体。

贵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大,溶丘、洼地、槽谷等都会遇见,但地下溶洞才是工程建设的最大挑战。”伍军说,在平原地区修建轨道交通,地下大多是深厚的软土层,但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较多,钻孔打下去也多是坚硬的岩层。水文状况则更为复杂,不同的季节,渗水区还会出现变化。为避免施工中出现涌水或涌泥,一般会用浇筑和喷注的方式,将溶洞里的稀泥置换成高强度的混凝土进行加固,把原本千疮百孔的溶洞变成一个完整的岩体。

除了这些,地下管线的迁改也不让人省心。”伍军了解到,贵阳地底下密布着新旧交错的管线,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管线的档案资料已无法查到,且各类管线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有的甚至涉及军用国防光缆,迁改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

▲伍军(右)和同事在工地检查。

■ 大年夜驻守工地成常态

”的一声,就着已经烧热的油,今年63岁的袁阿姨迅速把鸡肉倒进锅里,动作麻利地翻炒起来。“虽然今年伍军又不能回来和我们过年,但我们能理解,他是为了工作。”袁阿姨正在炒制的辣子鸡,是贵州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

袁阿姨是伍军的母亲。结婚后,伍军把家安在广州,父母和大哥住在老家贵定县城。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伍军已经连续好几年没能跟父母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了。

为了修建贵阳轨道交通项目,伍军连着两年都没能回家过年。”袁阿姨念叨着。儿子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人随项目走”。之前在北京、西安、济南等城市修建轨道交通项目,想着儿子离得远,不能回来过年也就算了。没想到,如今项目就在“家门口”,从贵阳北站坐高铁只要20分钟就能到,儿子还是不能回家团聚。

其实,袁阿姨就是想看看儿子是瘦了还是胖了,过得好不好。“你看,知道他在贵阳,我们特意做了很多家乡菜,辣子鸡、小米渣、老腊肉,都是他喜欢吃的。”袁阿姨说,伍军很孝顺,怕他们担心,每次电话里总是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头几年参加工作时,问他工地上苦不苦、吃得怎么样,他总是捡我们爱听的说。

■ 希望早建成项目陪家人

走进伍军的办公室,一艘用颗粒积木拼装的黑色战舰模型引入眼帘。

这是我和儿子共同完成的。”伍军的儿子很快就满8岁,最爱的活动是和爸爸一起拼模型。在广州的家里,父子俩还合作拼装了一艘长1.5米的航空母舰模型。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伍军一个工地接着另一个工地跑,天南海北地转场,能陪儿子的时间很少。

伍军说,施工单位的人,和家人团聚的日子,掰着指头就能数清楚:一年最多40天,最少的时候还不到10天。想儿子时,伍军最喜欢的方式是视频。每年,妻子会带着儿子到伍军项目所在的城市待一个星期。对伍军来说,妻子照顾父母,教育儿子,付出得最多,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自己亏欠最多的人。

选择我们这一行,就要学会习惯漂泊的生活和不够‘绿色’的工作环境,很难照顾家里,有时候遇到项目在偏僻的地方,连打个电话都要到处找信号。”伍军说,因此,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如今,城市建设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伍军现在想的就是站好自己这班岗,让轨道交通2号线顺利通车,到2020年,贵阳市民就能在白云、观山湖、三桥马王庙和老城区之间更加便捷地出行。伍军许下新年心愿,到那时候,他会陪着家人去坐坐轨道交通2号线,弥补亏欠,感受自己参与建设的点点滴滴。

记者手记

他们“习惯了

 我们方能享便利

正如伍军所言,在工地干活的人,和家人团聚的日子,掰着指头就能数清楚。有关照顾家庭的话题,伍军其实并不愿意涉及,但聊着聊着,总会回到这个话题,因为无论在外面多苦多累,他的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习惯了”是他总结这种生活时最常用的词语。

习惯了什么?修路、架桥、开隧道、盖房子,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慢慢地,心还是牵挂着远方的家,却开始习惯了坚守岗位直到一个项目最终完成。他们不喜欢用奉献之类的词来形容自己,不愿意说自己是“舍小家为大家”。在团圆的日子里,珍惜;在分离的日子里,牵挂,如是而已。但正是因为他们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群体“习惯了”,我们这个大大的群体,才能享受一个个项目建成后带来的便利。

(记者:汤利 文/图 吕京鸿 盛超/视频制作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