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陶艺 观展品 摘果蔬 “小米粒”亲子活动趣味中传承文化

02.08.2015  10:43

陶艺老师向家长和孩子耐心地介绍荣昌陶土的特点。实习记者 周晓雪 摄

陶艺老师在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制作陶器的手势。实习记者 周晓雪 摄

孩子们在陶艺老师的指导下,耐心地做着陶艺。实习记者 周晓雪 摄

孩子们在大棚里开心地采摘西红柿。实习记者 周晓雪 摄

志愿者家庭正在微信发朋友圈,展示陶然自得活动场景。实习记者 周晓雪 摄

华龙网8月2日9时20分讯(实习记者 周晓雪)暑假已过半,爸爸妈妈们是否忍心将孩子们“留守”在家?昨(1)日,“众手相传 小米粒成长记之陶然自得荣昌行”亲子活动走进荣昌区安富镇,近四十个家庭参加了陶艺制作、博物馆参观、水果采摘等环节,不仅自己动手体验了生活,还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长带孩子做陶艺逛博物馆 趣味中传承传统文化

小朋友你们知道荣昌陶器吗?它和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一起,合称中国四大名陶。而且,荣昌陶泥与紫砂很接近。”在荣昌陶青少年实训基地,陶艺老师正向家长和孩子们介绍荣昌陶的历史和特点。

学做陶艺有三点非常重要,坐姿、速度和耐心。”陶艺老师边讲边做示范,“看我的手势,如何移动大拇指,变换它的形状。”只见一块不起眼的泥土,在陶艺老师的巧手下,变成了罐子、花瓶、碗等各种精美的造型。

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跃跃欲试。在陶艺老师的讲解下,家长和孩子们按着陶艺的流程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拉坯、捏塑、注浆,用自己的双手将灵感付诸实践。

这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今年11岁的魏乐奕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做的过程很好玩,你看,我用双手把上面收紧,它就变成了一个花瓶。”尽管在制作上还略显稚嫩,但自己动手的过程和新奇的体验,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喜悦和满足感。

做完陶艺,家长与孩子们来到安陶博物馆参观,馆内陈列着荣昌陶各个时期的陶器精品,还展出了陶艺制作工艺的流程。孩子们这才知道,自己刚刚玩的泥巴居然有这么深厚的历史。畅游在这些作品之间,争相拍照留念。

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生活 志愿者家庭通过自媒体分享传播

除了陶艺的学习与制作,还有新鲜的果蔬等着大家采摘!走进原生态农业园,1人高的蛇瓜、红彤彤的南瓜、各式各样的番茄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拿上塑料袋就钻进了果蔬大棚,一个个化身小农夫,采摘蔬果。

大棚里闷热的高温,让孩子们大汗淋漓,但他们却沉浸在新奇的体验中,不舍得出来。在感受采摘乐趣的同时,他们也理解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和不易。

魏乐奕的爸爸平时一直关注文明网的活动,“这次带孩子参加,主要是长见识、长知识,让他们多了解、多学习这些传统文化。这种体验的方式,能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生活。”魏爸爸说道。

陶艺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不容易,孩子以后就知道要爱护家里的瓶瓶罐罐。我们之前也组织过插秧、农耕等活动,孩子体会到耕种的辛苦,他以后就知道要珍惜粮食。”主办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希望通过亲子体验活动的形式,让“粒粒皆辛苦”之类的道理不再是一句话,而是一种体验、感受,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当天的活动中,志愿者家庭们还积极参与网络互动,通过扫描“文明重庆”微信二维码,参加“小米粒儿成长记”微话题讨论。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展示陶然自得活动场景,参与文明传播。

那么,家长怎样可以带孩子参加体验活动呢?据了解,亲子家庭可关注重庆文明网或“文明重庆”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的活动信息,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资料报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