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上扒窃,一分钟落网

12.11.2015  17:11

               

 

热闹的乡村集市上,大胆窃贼将黑手伸向老汉的钱包。听到群众呼救后,街面巡逻警力奋起直追。仅仅1分钟时间,窃贼就落入了包围圈,不得不束手就擒。 11月10日,是安龙县栖凤街道办事处幺塘集市赶集日,邻近村寨的群众自发聚集于此,进行商品交易,十分热闹。安龙县公安局栖凤派出所也按照惯例,组织警力早早的来到集市上,开展集市流动警务工作,维护集市治安和交通安全秩序,近距离为赶集群众提供户籍办理等服务,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以及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知识。这样的工作方式,已经坚持了多年,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派出所”。 可是,也有不识时务的,居然选择在民警来回巡逻的集市上摸包扒窃,他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不,10时许,正在集市上巡逻的警力突然听到有人高呼“扒手,抓住他”,同时看到一名年轻人正拼命往集市边上的田坝中间跑去,后面还有一位老汉在后面追赶。4名巡逻警力撒腿就追,不到1分钟间,就对逃窜的扒手形成了合围。窃贼眼见逃跑无望,只得束手就擒。 经突审,扒窃嫌疑人陶某交待了其趁正在采购东西的受害人不备,用摄子将受害人上衣中的钱包偷走的犯罪事实。受害人察觉钱包被盗后大喊抓贼,他赶紧逃窜,想不到栖凤派出所在集市上巡逻的警力反应如此之快,前后不到一钟时间,他就被抓住了。(陈稳、高湛) 警务助理自创山歌普法,辖区群众吟唱山歌称赞 最近这段时间,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办事处下纳灰村的治保主任、警务助理刘泽启有事没事都在哼着小调,但他哼的不是戏剧,也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民间流传已久的山歌。这些山歌,都是老刘自创的普法宣传山歌。老刘用朴实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普法宣传融入日常生活,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和好评,也自发吟唱了一首山歌来称赞他。 快到60岁的刘泽启是一名老兵,退出现役后,他不改本色,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帮助他人,在四邻八寨中威信很高,被乡亲们推选担任村民小组长多年。2014年下半年,黔西南州推行一村一治保主任、警务助理,街道办事处和村里第一个想到了老刘,从此,他又多了一项重要任务—协助派出所民警维护全村的安全和稳定。治保主任、警务助理工资不高,事情却不少,有时还要受点小委屈。但老刘是个不干就不干,一干就要干好的人。巡逻防控、调解纠纷、交通管护、送证上门、建档立卡……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得都很出色。他繁忙的身影,在村寨里随处可见;他的工作记录本上,工工整整的记下了每天做了哪些事;村里大大小小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自他就任村治保主任、警务助理以来,全村发案明显下降。偶尔发生点矛盾纠纷,很快就得到解决了。村里平安了,外来旅游的人也增多了,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老刘开展工作起来也就更有干劲了。 老刘是个爱琢磨事的人,他觉得下纳灰村作为万峰林景区腹地,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广阔。但要真正实现良性发展,依法办事、守法经营是第一位的,于是他主动找来法律法规书籍研究,经常组织各村民小组长培训,并利用工作和生活中各种机会向乡亲们作普法宣传。可是法律条文很多,内容量大,不仅自己记下来、讲出去都有困难,而且乡亲们也不好理解。于是他想到了把一些法律理念编成山歌,教乡亲们唱,并通过传唱,让乡亲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学到法律常识。 说干就干,老刘很快就编好了四首,目前正在教乡亲们唱。老刘说,他还要向贞丰县坡旗村第一书记班荣琴学习,多编些山歌教给乡亲们,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植根于乡亲们的心中,为建设平安下纳灰而努力,让和谐幸福的歌声在下纳灰村里永远唱响。 老刘的辛苦没有白费,乡亲们也吟唱了一首山歌称赞他“警务助理就是好,大事小事都管了;百姓安全增加了,偷牛盗马减少了。” 刘泽启觉得,这首山歌不仅是对他个人的称赞,更是对黔西南州1210名村级治保主任、警务助理的整体褒奖。这也充分说明了黔西南州每年投入3000万元,在全州1210个村(社区)增配一名常务干部(即治保主任、警务助理),专职负责平安建设工作,织牢社会治理网底,延伸平安建设工作触角,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决策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