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苗族文化的强效应

23.04.2015  12:20

  2000年10月,第一届“贵州·雷山苗年文化节”举办,如今,贵州省雷山县“苗年节”已走过了14个历程,随着每届“苗年节”成功举办,雷山县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效应,日益凸现出来。


“苗年节”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做好“苗族文化”文章

  雷山县是苗族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一代又一代的苗族先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灿烂的苗族文化,全县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2%以上,被誉为 “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和“中国苗族文化中心”。

  雷山县有“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最大的千户苗寨”之美称的西江,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露天民俗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有“全国绿化千佳村”猫猫河,有“铜鼓舞的发源地”掌坳,有“超短裙苗第一村”新桥,有“树王掩映的山庄”掌批等许多远近闻名的苗族村寨。

  该县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这里苗族文化与农耕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形成奇异神秘、独特丰富、民风浓郁的文化内涵,至今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仍承袭着远古的遗风,闪烁着昔日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的光环。苗族飞歌、敬酒歌、游方歌,斗牛赛、斗鸟赛、斗鸡赛以及银饰、蜡染、丝绣……构成雷山苗族绚丽的艺术殿堂。

  为挖掘“苗族文化”内涵,推动民族经济发展。2000年,雷山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有关专家学者经过详实的考证后,决定开发利用“苗族文化”这一独特资源,经过多方的精心准备,2000年10月举办了第一届“贵州·雷山苗年文化节”,吸引了国内外上百家媒体和数万中外游客前来采访观光。节日期间,人们体验到了苗族浓郁的饮食文化,领略到了苗族婚俗以及“斗牛”、“斗鸟”、“跳芦笙”等缤纷多彩的民族风情;观赏到一系列的民族建筑、民族服饰银饰以及欢快的民族歌舞。


苗家长桌宴

  该县大力培养苗家独特文化传承人,使苗族文化得以长期延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苗家群众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为了发展经济,大部分苗族文化艺人纷纷外出打工,年轻人也逐步放弃学习芦笙舞、刺绣等技能。为使芦笙舞、刺绣等苗族优秀文化能传承延续。该县积极挖掘寻找民间艺人,划出专项经费对苗族年轻人进行培训。

  同时,加大投入力度,打造苗族文化旅游精品。投入5000万元对享誉海内外的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乌东水系景观苗寨等苗寨景区景点进改造、包装和建设。在西江建设了苗族牯藏头、苗族博物馆、苗族古街和精品街等一批独具苗族特色魅力的建筑群,目前,西江苗族博物馆已向社会征集到苗族文物5000多件。

  此外,该县借助2008年全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召开契机,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打造挖掘以苗族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和乡村旅游精品,提升苗族文化中心品牌。

感受共生共振的回声

  雷山县以苗族文化的独异特色为依托,在“苗族文化”上大做文章,苗年文化节除了其浓郁、古朴的苗族风情外,还以一种独特的苗族文化形式承担了苗年节的意义,满足了人们宣泄情感,追求幸福的心理需求。一位海外游客说,从雷山“苗年节”中,我们可以听到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审美的、文化的多种话语交织共存,共生共振的回声。

  该县还努力探索商业化运作的旅游发展之路,有效地缓解了办节资金压力。通过苗年节,使雷山这个地处雷公山腹地的县名声鹊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共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35.8%。

  随着“旅游带动”战略决策的提出,为雷山旅游业发展和苗族文化传承注入强音,形成新的冲击波,冲破历史的束缚,扫除一切阻碍旅游业和苗族文化发展的思想障碍和现实瓶颈。该县加大对旅游业的管理、经营和规范力度,在旅游市场开拓和宣传促销上进行大魄力、大手笔、大创新的运作,提高了雷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该县还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坚持“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大众参与”的模式推进旅游业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交通运输、通信、餐饮服务、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出现增长更快、品牌更响、市场更活、带动更强、结构更优的全新态势。

  该县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为苗族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全县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民族民俗优势资源,对苗族文化进行重点开发、建设和规范管理,使苗族文化大放异彩,彰显雷山文化的多元化和主流化,苗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打造苗族文化中心品牌

  凭借“一山两寨”(雷公山、西江苗寨、郎德苗寨)名片的优势,集苗族文化旅游与生态建设旅游于一身的雷山,坚持不懈地围绕“十个一工程”着力打造中国苗族文化中心品牌。

  这 “十个一工程”是:着力实施建立一个多彩苗族音乐创作基地、继续办好一个“中国·贵州·雷山苗年节”活动、建设一个原生态国家级旅游县、打造一台最具雷山原生态苗族文化歌舞、建立一个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建设一个原生态苗族文化传承基地、建立一个原生态苗族文化产业园、搭建一个原生态苗族工艺品交易平台、创作一批原生态苗族文化文艺作品、保护和传承一批原生态苗族文化典型建筑工程。

  这“十个一工程”造就了雷山成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的基础和地位,使雷山获得了“中国苗族文化中心”“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苗族银饰之乡”“贵州省十大最具影响力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的小城”等殊荣。

  雷山县进一步立足于生态、人文和气候优势,依托中心城市、交通节点和重点景区,高起点、大手笔地谋划建设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旅游大项目,打造高端旅游产品,使雷山县苗族文化优势更好更快地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能从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中真正受益,把雷山县打造成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我们相信,雷山“苗年节”只要能民族的文化艺术与现代相融合。同时,保存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本土化审美方式特征,随着时代进程的向前,雷山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必将显示出新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