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让传统村落乡愁更浓

23.03.2015  13:18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23日电 春暖花开的时节,雷山县郎德镇郎德上寨每天都有100多名散客驻进。

    在郎德风雨桥上,北京的几名游客正在向郎德小孩学习“弄嘎(汉意吃饭)”一些简单实用的苗族语言,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鹅卵石寨道把小河、风雨桥、田园、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串连成珠。傍晚,炊烟袅袅,农家美食飘香扑鼻,让北京的游客顿时悟到了浓浓的乡愁。

    游客陈兰说:“郎德苗寨很漂亮,得住上几天,慢慢地品味寨子里的文化。

    130户500名苗族同胞居住的郎德上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至今没有一栋砖头房子,全是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

    郎德上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搞旅游开发的,是黔东旅游线上开发最早的苗寨,至今还保持着记工分制旅游。

    古老的郎德上寨风遗依旧,功归根于一点。就是把保护房屋列入村规民约。村党支部书记吴剑告诉笔者,刚开始搞旅游时,就把村寨房屋建设纳入村规约管理,谁家起什么样的房,有多高,都征求绝大多数村民的意见。

    村集体每年得到的旅游收入大概就在15万元左右,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专门用于寨道建设、环境卫生、歌舞表演用的道具维护等。虽然每年村里的保护经费只有几万元,但对整个寨子的保护,那也只是杯水车薪,但换来的是,村民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去年,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的郎德村获得上级部门300多万元的保护资金,让吴剑兴奋不已,令他头疼的排污系统建设、消防安全建设、步道维修、三线地埋、奥运圣火路线修复等系列工程,终于有了解决的渠道。

    2008年以来,4A级景区的西江千户苗寨通过旅游开发,名气大振,每年的游客络绎不绝,受利益的冲击,有的村民乱搭乱建,超高建筑,大城市里的砖混凝土洋楼也搬进来,给2000多年的古老寨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好层峦叠嶂的古老吊脚楼,摆在村民和当地政府的面前。

    政府看在心头,急在心里,出了大气力,但新建的房屋如春后竹笋般,一栋比一栋高。

    “村民的房屋村民管,村民的利益村民维护。”西江千户苗寨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主任毛文洲一语破惑局。

    2014年初,西江千户苗寨自发成立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通过全体村民无记名投票,由西江村两委部分成员、村老年协会成员和德高望重的寨老等17人组成,出台相应措施,加强对房屋建设的管理。

    村内做“减法”,村外做“加法”。一年只批30户新建房,而且分两批实施,对村内严格控制,逐步减少新建房屋,在村外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新村,根据申请人的住房实际,由村两委严格审批。

    系列措施的释放,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响应,形成了以政府保护为主转变为以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保护的新格局。

    如今,慢步在西江苗寨石板街上,车辆乱停放,建筑材料乱堆,游方街摆烧烤等现象不见了。

    据悉,目前,雷山有郎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桥港村等57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今年年初,雷山设立县级财政基金200万元用于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主要用于修缮和完善传统村落古老房屋,整治村容寨貌,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

    为避免在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推进过程中,部分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遭遇商业利益干扰的情况,雷山建立“一村一档”的保护规划和制度。鼓励和扶持村民依托传统村落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等产业,切实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对居住相对集中的“中国传统村落”,启动实施“保老村、建新村”试点工作。

    由于雷山传统村落均为木质吊脚楼,保护最大的重点、难处就在于消防安全,为此,该县多方筹资4000多万元,完成4000余户(栋)电改工作,为183个50户以上木质结构连片自然村寨中的174个自然村寨实施消防“水改”工程,修建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网,设置寨内消防栓,配备水枪、水带。完成西江苗寨、郎德等五个村“厨改”、“路改”、“电改”工程,全县农村50户以上村寨共配备158名村级消防安监员和186名消防协管员。(潘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