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漂”雷绍林:贵阳适合平平静静做科研

14.05.2015  11:40

    年纪已近不惑,却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从武汉来到贵阳“重新再来”;自己到贵阳不到一年,便带着妻儿举家搬迁……是什么让华中农业大学博士雷绍林下这么大的决心?

    雷绍林是武汉人,从华中农业大学油菜品种培育方向毕业后在武汉工作了十年,妻子也是武汉人,两人有了一个孩子。2009年,雷绍林通过贵州省人才引进计划来到贵阳,任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一到贵阳,省油菜所的科研硬件设施令他“眼前一亮”,再慢慢了解到,贵州对人才渴求强烈,科研环境氛围越来越好,发展空间大,便决定举家迁往贵阳。

    雷绍林的决定令亲朋好友不解,许多人认为他“读书读傻了”。然而,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雷绍林一直渴望有更好的科研条件。当时,他在武汉一所区县级研究院已经十年,工作遇到了瓶颈。到贵州省农科院,他将获得更好的工作平台和科研环境。

    对雷绍林的决定,妻子大力支持,并带着儿子随他一起来到贵阳。夫妻二人在筑贷款买了房,还拿到了贵阳市第二批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15万元用于还贷。

    走进雷绍林在贵州省农科院的办公室,只见桌上、地上摆满了一株株捆好的油菜花植株,墙边则码满了一袋袋认真编码的种子……目前,雷绍林正在开展一项“控制决定分支大小的基因,培育紧凑型油菜”的科研课题,“这个课题是为了提高油菜生产效率,并让油菜更适合机械化种收,将农民从手工农活中解放出来。

    从周一到周五,雷绍林都泡在开阳县禾丰乡油菜育种基地,观察油菜的表型、外观,给油菜套袋保纯等等,周末才回贵阳。10亩基地要套袋1万多袋,每一袋种子会被编号装进一个巴掌大的牛皮纸袋里,再结合前期生长过程中的观察和后期实验室里测出的品质数据,在纸袋上详细标明,就像给每一袋种子写上“身份证”,优选出来的种子,再经过品种审定、预备实验、比较优缺点之后,就可繁殖、推广了。

    不知不觉,雷绍林在贵阳已经工作生活了六年。“贵阳山清水秀,发展也很快,适合平平静静做科研,是块‘好土壤’。”雷绍林说,去年,他好几个师弟也来到贵阳发展了。

    更多大数据相关精彩内容,请关注【 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数据观全程报道 】http://www.cbdio.com/zhuanti/node_3866.htm

    扫码知道更多

    想参加此次大数据博览会的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