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册亨县林业发展走笔

03.11.2016  15:13

册亨以布依族人口众多、布依文化底蕴深厚被冠以“中华布依第一县”的美名,满目葱翠的环境更是推进全域大山地旅游的天然依托,但这良好的生态并非向来如此,它经历了摧残、修复、拓展的艰辛。这一届届册亨县委的决策举措可以作证,一道道册亨境内的绿水青山可以作证……

难以忘怀的记忆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东南端,珠江上游两大支流南、北盘江交汇的夹角地带,总人口24万余人,国土面积2598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92.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使这里成为亚热带植物的天堂。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地区需要4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包括草原才能对当地的小气候环境形成有效保护。史载册亨境内曾有着连片的亚热带原始森林,现在册亨秧坝、八渡一带上千株与恐龙一样古老的桫椤、珍稀的苏铁以及境内无数残留的巨大树桩,也印证了远古时代册亨的森林植被远远高于现在的国际通行标准。

即使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册亨的森林资源也没遭到太大的人为破坏,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贵州林业勘察设计院1958年初调查,册亨森林面积约150万亩,森林覆盖率43%,由于境内多为树干巨大的活立木,因而木材蓄积量高达1300多万立方米。由于工农业过分强调“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大量砍伐森林木材用作“大炼钢铁”的燃料,同时开垦林地和宜林荒山用来“大办粮食”种粮。其结果动用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和浪费大量的树木炼钢铁,仅炼出一点毫无用处的烧结铁;深耕土壤过度密植粮食产量不增反降,1959年粮食总产量只有15525吨,比1958年的16755吨下降7.34%,1960年粮食总产量仅13310吨,不到1958年的80%。森林覆盖率也骤降至15%以下。

1966年2月,册亨布依族自治县成立之初,县委提出“苦战三五年,一人一亩田,亩产八百斤;两人一头牛,每户三头猪;每人桐茶一百株,现金收入一百元;全县荒山绿化完。”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要点。不料这“苦战三五年……全县荒山绿化完”的计划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遭到夭折。到1979年,全县森林面积不到60万亩,森林覆盖率约16.9%,二十余年间森林覆盖率仅提高一两个百分点。

承前启后的选择

历史,进入到伟大的转折点。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深化了全党对农业问题的认识。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1979年2月,县委召开全县五级干部大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文件精神;通过县委、县革委《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意见(草案)》,确定以后全县农林牧三业并举,因地制宜,适当集中,逐步过渡到以林业、畜牧业为主的发展方针。

1979年5月,县委召开常委会议,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结合册亨实际,进一步确定全县经济发展以林、牧为主。之后,在1982年全县划定自留山、稳定山林权属、制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三定”工作已完成和1984年7月完成乡级换届选举、“人民公社”管理模式终止的有利条件下,于1984年8月召开县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以林、牧为主,推进农工商综合经营,促进册亨尽快富起来”的发展方针。1985年5月,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县第四次党代会制定的发展方针,决定建设林业、畜牧、水果三大基地。

1986年6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册亨,在听取县党政领导班子汇报工作时作出指示,其中说到:“你们的设想(指建设林、牧、果三大基地)是符合册亨实际的,符合耀邦同志讲的‘做好因地制宜这个大文章’精神的。”胡锦涛同志的肯定,更坚定了县委一班人坚持沿着正确道路走下去的信心。

1987年9月,县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远抓林、近抓牧,不远不近抓果树,当年抓好农、工、副’。要坚定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信心;要大力宣传造林致富的好典型,激发群众的造林热情;要积极支持造林承包大户,鼓励联营联户承包造林;要积极争取省、州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快林业基地建设步伐;要采取群封、群护的有效措施,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1990年9月,县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抓好以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为主要手段的生态农业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速生丰产杉木林基地建设,发动千家万户植树,抓好封山育林,开展人工直播造林。要有计划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对现有桐、茶林要加强管护和继续发展”。

1993年1月,县第七次党代会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工作进行了总结,着重指出“历届县委始终坚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结合实际制定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逐步实现以林、牧为主,推进农工商综合经营,促进册亨尽快富起来’的战略方针。采取了‘远抓林、近抓牧,不远不近抓果树,当年抓好农、工、副’的发展对策。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重点,集中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条发展路子是符合该县实际的。

再看之后的历届县委,无论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还是规划,无论是产业调整还是资源重组,也都立足册亨实际,始终把发展山区林业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和谋划;始终把推进林业产业化作为提振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始终唱好“”歌念好“”字经,一如既往毫不动摇地把握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

1998年2月,县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把册亨县建成开放、文明的贵州‘南大门’,繁荣富饶的绿色‘大走廊’”。

2001年3月,县委在关于制定县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意见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五大发展战略,五项中就有三项围绕着林业来展开:“建成全省林业、畜牧业、优质果蔬业基地;建成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建成祖国民族特色的医药宝库。

2003年1月,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围绕一个目标(生态农业立县、优质农产兴县),发挥三天优势(天然温室、天然草场广和天然林地多),培育发展林业、草地畜牧业、优质早熟蔬菜业三大产业”。

2006年10月,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地推动林、畜、菜三大特色产业上规模、出特色、增效益”。

2008年10月,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好‘创建生态文明县、打造册亨绿色品牌’战略,走‘生态农业立县,优质农产兴县,电力矿产富县,新型工业强县,秀美环境亮县’的路子”。

2011年10月,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继续加大林、畜、菜、水产、蔗糖五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等工作思路,均围绕着“创建生态文明县、打造册亨绿色品牌”发展战略展开,为到2020年与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4年7月,册亨进一步统筹谋划造林绿化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将从2014年到2017年完成50万余亩宜林荒山、无立木林地、疏林地面积的乡村造林绿化任务;当年12月底,按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目标要求,册亨党政军民“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暨“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三年攻坚军民植树造林行动在岩架镇誓师,上下联动、军民联动、全社会参与治理石漠化、当好示范县。

2015年,册亨加快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县和南部片区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大力实施“以树为纲·绿色小康”和“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三年攻坚行动,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奋力打造民族特色山地经济创新示范区。

2016年,县委抓住上年10月国家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落户黔西南的大好机遇,把加快绿化作为架构册亨全域大山地旅游的有力支撑,“以树为纲·绿色小康”“石漠化山头绿起来”攻坚行动进一步形成高潮,在多次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都能见到册亨县党政军主要领导参与劳动的身影。

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下,册亨全县上下更加振奋精神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北畜、中菜、南林”的布局,加快推进“册亨南部片区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按照每年8万亩新增造林的速度,计划到2020年形成杉木80万亩、桉树40万亩、油茶20万亩、核桃10万亩的规模,使林地面积达到280万亩。

多年来,始终不移地把发展林业放在突出位置,是历届县委的正确选择,也是全县上下形成的共识,加上政策导向正确和推行有力,以及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措施配套,调动了广大林农和承包经营者积极性,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坚实矫健的步伐

回顾县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以林、牧为主的发展方针后,全县广泛深入宣传贯彻贵州省于1984年初制订的进一步放宽搞活林业经济的“林业十八条”,使林业“三定”中划定的山林所有权、自留山和责任山长期保持稳定不变和承包经营宜林荒山、疏林、残林、次生林、灌木林等低产林改造,以及承包封山育林,承包期至少五十年不变并可继承等林业政策家喻户晓,给广大林农和承包经营者吃了“定心丸”,调动了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林业生产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1985年开始的林业、畜牧、水果三大基地建设,到1989年底成效显著,全县新增造林面积27万余亩,其中杉木速生丰产基地林近15万亩。1990年,国家林业部下发了1990至1995年科技兴林方案,册亨在杉木速生丰产试验及示范推广项目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下,以国家科技兴林政策为导向,乘势拉开了“十年基本绿化册亨”的序幕。在此期间的1988年,由于看好册亨宜林荒山多、植树造林大有可为,黔西南州共青林场在双江镇落户;在此后的2004年,香港华信贵州阳光林业科技开发公司入驻丫他镇,投资建设5万亩珍稀树种柚木基地。

1995年10月中旬,省政府派出核查组到册亨核查“十年基本绿化册亨责任状”实施情况。经10余天的实地核查,册亨森林面积为126.8万亩,森林覆盖率32.55%,超过“责任状”定的面积125.5万亩、覆盖率32.2%的指标,提前五年完成1990至2000年的绿化任务。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册亨县现有林地面积2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56%,木材蓄积量达671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近11亿元,各项指标在1995年的基础上成倍增长。这是册亨广大干部群众长期奋斗的结果,来之不易。是的!除了林业发展战略的长期性和延续性外,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各级干部跋山涉水、进村入户落实措施,辗转奔波,到州上省争取项目;广大群众披星戴月造林、护林才换来这绿水青山。

在推动林业生产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册亨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造林大镇秧坝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称号;昂涛、者术、秧坝、秧望、板用、四合、前进等村获“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等称号;还有那成百上千造林户中的代表人物,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手”“省生态建设女能手”等各种称号。他们的精神令人钦佩,取得的业绩值得褒扬。在艰苦创业之初,他们有的大年三十顾不上回家,在四面透风的守山窝棚里吃年夜饭;有的婆婆纺纱织布攒下的钱,本是用作买猪崽的媳妇却拿去买了树苗;有的多次召开家庭会,把植树造林提升到利国利民惠及子孙的高度来认识,直至动员到全家男女老幼齐上阵;有的在自家的荒山和宜林地造好了林,又到其它乡镇、村组承包,造林的步伐从不停歇……每一个造林大户的经历,都有着极其感人的故事。

还有那黔西南州共青林场的共青团员和年青人们,扎根双江、植树造林的示范带动对全县林业生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无愧于全国绿化委、国家林业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绿化祖国突击队”这一称号。

忘不了县农信社立足服务“三农”,审时度势,金融信贷向林业产业倾斜,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林权抵押贷款放“”养“”,使森林资源存量变成可抵押变现的资产。他们从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至2015年底,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473笔,贷款金额达33255万元。同时,还依据农户所持林权证开展林业资产信用评级,为25443户林农提供104743万元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林权抵押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的推出,有效破解了林农林业生产融资难题,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扩大再生产的“助推器”和“护航机”。

明天必将更美好

在新的起点上,县委集中全县上下的智慧,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政策措施更加务实,林业发展的目标定能达到!因为造林绿化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因为册亨人的造林绿化干劲从未减弱过,因为造林绿化早已成为广大林农和承包经营者的自觉行动。回顾2000年,国家投资38万元,在册亨实施人工造林8000亩的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结果是人们在南、北盘江沿岸植树造林10400亩,超计划的30%完成首批造林任务。再回顾到1995年,县里对上立下“十年基本绿化册亨”的“军令状”,结果是按质超量提前五年兑现。

册亨科学种植用材林、经果林,大力保护天然林,强化注重封山育林全面发展林业的大格局已经形成。以种植杉木、桉树和柚木等形成用材林;以种植核桃、板栗、桐茶、柑橘等形成经果林;以保护天然林,强化注重封山育林形成生态林;以利用巨榕、桫椤、苏铁等古老珍稀树木以及连绵的人工林形成观赏林,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008年8月通过省级评审的《册亨县林业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从林木苗培育、形成生态林、经济林到形成森林旅游”发展目标的曙光已经显现。2015年,前来以山水风光游为主的旅游人数达1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3亿元,比上年的76.7万人次、总收入4.07亿元分别增长了33%、28.5%,旅游业呈快速发展势头。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册亨的名气也越来越响。2014年5月,在第十届中国(深圳)文博会暨第四届全国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2014中国深呼吸小城百佳”评选活动中,被列为“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获得“三乡葱郁·两盘流翠”的赞语,与获得“百佳”的其它地方被整体列为“美丽中国国土气候旅居名片”。之后又经中国国土经济学会2015年5月和2016年4月的连年评选,册亨都以实力蝉联“百佳”而且名次逐年提升。

坚持不忘初心,久久为功,一任接着一任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册亨有林面积必将超过280万亩,森林覆盖率必将跨过75%。到那时,册亨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气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各项事业更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