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青山 筑金山 ——贵州坚守青山绿水推动经济发展

16.06.2016  22:17

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龙英 摄 (贵景网 发)

      在贵州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他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守青山 筑金山 ——贵州坚守青山绿水推动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朱邪  2015年,贵州GDP增速10.7%,居全国第二名。今年一季度,贵州GDP增速10.3%,居全国第三名。  2015年,贵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7%,居全国前茅。今年一季度,贵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体现的正是贵州强劲的后发赶超势头。特色林业、山地特色农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等多年埋头厚植的绿色优势蓄势待发,一座座金山在高原绿色崛起。

守住青山绿水

6月,印江自治县木黄镇高石坎林场,青山如盖。10公里的巡山路,是88岁的罗运仙老人每天的必修课。清贫守山44年,老人从未后悔:“活一天,我就要为子孙后代守一天。

如今,高石坎林场从1000亩增至1.2万亩。

守山是寂寞的。正是无数个罗运仙们的埋头坚守,守出了贵州高原的青山绿水,守出了秀美贵州。

2014年,贵州划定了9条林业生态红线,确保长江、珠江“两江”生态屏障安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保护好生态红线,贵州启动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到2015年底,共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7670起。如今已实现“六个严禁”执法行动常态化。

在绿色贵州的征程上,贵州坚持铁腕治污保护环境。抬高绿色门槛,坚决防止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六个一律”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常态化,初步形成建、治、防、管环保新格局。  

至2015年底,贵州共建成森林和野生动物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04个、森林公园78个,森林面积达1.321亿亩,森林蓄积量4.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

良好的生态换来良好环境。9个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均高于90%;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超过95%。

建设秀美家园

生态环境,除了保护和坚守,还需要加快建设推动跨越式发展。近年来,贵州出台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新政,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让石山变青山。

贵州提出,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58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这意味着今后5年,贵州森林覆盖率每年要增加两个百分点,每年增加森林520万亩以上。

为了完成这个前所未有的生态建设目标,贵州各级统筹实施林业、农业、扶贫等部门项目,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着力实施25度以上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区15至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和调整种植结构1956万亩。把森林覆盖率、造林任务完成合格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

5月,贵州出台《贵州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全省110个国有林场全面停止商品材采伐,转制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承担国有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等生态公益事业。

逐日加大的造林护林力度,使贵州的森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作为资源大省的贵州,没有因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冲动地无限制地采挖资源,5年间全省煤炭年产量仅从1.5亿吨增至1.7亿吨。因为贵州肩负的,不仅是建设高原绿色家园,还有筑起长江、珠江的绿色屏障,为永续崛起蓄积优势和能量。

生态文明先行,贵州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目前,贵州正在建设的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628个,自然保护区123个。

去年,贵州环保投入95.74亿元,比上年增长5%。县城及以上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46.5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8.8%,污水处理率达到89.3%,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赤水河、清水江等流域沿线争相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习水县已实现县乡污水处理全覆盖。瓮福、开磷等重点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三废”循环利用,南明河日渐变清。

挺胸浇铸金山

6月8日,德江县枫香溪镇先联村,满山白花花的石头被2000亩核桃林像一块巨大的绿毯罩住了。

村民张羽军说,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山顶戴上了绿帽子,全村森林覆盖率从30%增至80%;2009年起利用产业扶贫项目种植核桃,山腰变成了钱袋子,村民的日子从满山包谷饿肚子到种下核桃稳增收,还有人要来投资开发林下休闲旅游呢。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贵州干群齐心协力打造“绿色贵州”新名片,在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和产业扶贫、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仅2015年就投入省级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200万元。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建油茶林51万亩、核桃林22万亩、刺梨20万亩,十大涉林民生工程共完成营造林2161万亩。目前,贵州有茶园689万亩,果园450万亩,林业产值突破810亿元。

凭借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贵州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山水一体的黄果树瀑布,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以及黔东南州的雷公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国内生态旅游的胜地。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贵州蓄积满满的后发赶超优势。

2015年,贵州因势利导出台《林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明确到2020年,林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绿色孕育沃土,挺胸浇铸金山。贵州大胆利用良好生态吸引客商投资健康产业,以“医、养、健、管”为支撑的大健康医药全产业链正逐步成为我省投资热点和经济新增长点。

今年以来,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投入203亿元开工170个项目,实现增加值220亿元,增长21%,占全省产业投资比重的11%,全省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总面积已超510万亩。

绿色作底子,处处能生金。目前,通过循环开发利用,贵州瓮福磷矿等重点资源型企业的“三废”已变成三宝,新兴环保产业正吸引众多客商投资,成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5年6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在贵阳举行。大会发布《2015贵阳共识》,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化,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必须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加强制度和法制保障,必须坚持加强国际合作。

2015年11月,贵州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走前列、探新路,使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2016年1月6日,贵州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动员部署会暨项目建设集中开工。今明两年,全省开工建设环保项目共2357个,涉及煤矿废水治理、酿酒企业废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19个类别。

2016年1月7日,《纽约时报》公布2016年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贵州上榜。《纽约时报》给贵州的推荐理由是“原生态的中国山区村寨,尚未经过大规模旅游开发”。

2016年2月14日,义务植树活动暨全省造林绿化推进大会举行。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根据最新统计结果,第一年全省共完成营造林任务420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0%。

2016年2月29日,贵州启动为期一年的环保执法“风暴行动”。严厉整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安全。

2016年6月3日,贵州省环保厅发布《2015年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呈稳定改善态势。

制图:熊灵灵

相约未来:山更青 水更绿 天更蓝 地更洁

本报记者 樊园芳

进入夏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贵州再次向世界发出邀请:绿色发展,知行合一。

从2009年举办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到如今成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7年来,每年的夏季,贵州成为全球最前沿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经验发布之地,成为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占据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不止于发声。绿色发展,知行合一,贵州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2014年6月,贵州获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4年7月1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施行;2015年底,贵州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一条条制度、一项项举措,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了一个“立体保障网”。

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贵州用生态优先的决心、绿色发展的信心,交出了绿色奋进的生态答卷。

绿色屏障更牢固——

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稳扎稳打,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执法“六个一律”传递“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强劲讯息。

创新探索更有效——

赤水河流域治理创造性地推出流域生态补偿、生态红线保护、资源使用管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环境司法保障、污染第三方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整治等12项改革制度,在其他流域不断复制、推广。

绿色发展更坚定——

调结构,转方式,用绿色理念引领跨越发展。启动实施“5个100工程”。现代工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山地特色旅游景区、绿色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全力探路绿色发展。

大数据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高效农业、山地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五大新兴产业次第花开,。

贵州与未来相约:牢牢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4条底线,让贵州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绿水常流、土壤常净,百姓更幸福。 六盘水: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现场  夏日的桅杆村,云雾在茶山缭绕。采完春茶,陈正学和家人忙着采夏茶。“今年茶叶收入已上万元。

桅杆村所在的洋溪镇是印江自治县最偏远的乡镇,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交通闭塞。

10多年前,当地村民靠上山砍柴烧炭卖炭谋生。几年过去,山林遭到严重破坏,带来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村民还是穷困。

2001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海拔较高、适宜种茶的桅杆村迎来了机遇,被作为洋溪首批茶叶专业村打造。

在政策支持和干部动员下,桅杆掀起了种茶热。如今,全村有近400户茶农,茶叶面积达2600多亩,实现人均2亩茶的目标。每年全村茶青交易收入近200万元,户均收入5000多元,茶产业正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铜仁现有茶叶总面积达160万亩,规模居全省第二。遍布黔东的茶山,在促农增收的同时,也发挥了重要的生态效益。

近年来,铜仁市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多赢。

铜仁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但在部分地区特别是该市西部,石漠化现象也较为严重。

铜仁市在“”字上下功夫。“十二五”期间,完成植树造林39.4万公顷、石漠化综合治理435.6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49.8%提高到57%。完成中小河流治理64条154公里,锦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今年,该市计划新增营造林40万亩以上,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2万亩,治理石漠化14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9%。

在治理的同时,将之与推动脱贫攻坚相结合。

高的是青钱柳,矮的是丹参,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以短养长,减小风险增加收益。”在沿河自治县泉坝镇捷梁村中药材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杨兴昌告诉记者。

泉坝镇近年来一方面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工程;一方面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中药材、精品水果等产业。

在建设生态中发展产业,在发展产业中建设生态。”镇党委书记刘洪友说,立足“山上生态牧业、山腰经果林、山脚现代农业”,把山字经念好,把生态牌打响。目前,泉坝镇已建成核桃产业示范带2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区2个,发展中药材4000多亩、油茶2847亩。

如今,生态茶、油茶、核桃、竹子以及花卉苗木等,已成为铜仁市的重要生态产业。

铜仁市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该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今年一季度,共接待游客948.65万人次、旅游收入7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6%、48.3%。

培育壮大健康养生产业,加快建设梵净山生态养生产业园,积极申创国家级营养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铜仁市将大力推动大生态、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四大跨越工程。生态铜仁蓄力前行。

铜仁:绿了山头富了民

本报记者 成嘉廷  贵州引力  故事

本报讯 (记者 陈诗宗)40多岁的杨旭最能感知“生态文明”这4个字的分量,上世纪90年代,一头扎进土法炼锌里的杨旭,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因为污染河水而让家乡的不少农田无法继续种植。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山根脚社区,是杨旭的家乡,也是他依靠土法炼锌“发家”的地方,可眼看着河水一天天变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企业家“不干了”——伴随着土法炼锌的取缔,杨旭转型畜牧业,搞起了生猪养殖场。

养殖业的粪水外排也会污染河流。对环境保护很敏感的杨旭在养殖场建起了沼气发电装置,既解决了养殖粪水处理问题,还满足了养殖场全部的生产生活用电。实现了对环境的零污染、零排放。

杨旭的“转身”是六盘水这座资源型城市的一个缩影,在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中,六盘水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因势利导做强长板,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打造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文明”样本。

对六盘水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两条腿走路”——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六盘水以“5个100工程”为平台,以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为载体,规划建设了26个省级农业园区,启动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320.75万亩,真正把产业做成了生态,把生态做成了产业。同时,结合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政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2015年森林覆盖率已达48.5%,有力地支撑着“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高举循环经济旗帜,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将过去的“废物”重新循环利用,实现从“”到“绿”的循环经济之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通过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全力打造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初步构建了“绿色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全混饲料——生态化规模养殖——规模化沼气——有机肥料——绿色种植”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构建工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基础,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更具生产力、更具发展前景、更环保、更高效的新兴工业项目不断涌现,煤电钢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从2014年的97%下降到去年的82.75%;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通过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成功建设一批旅游景区,让“中国凉都”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城镇生活垃圾收集与利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废旧资源开发建设,探索构建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有机结合的循环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