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非遗中心到德江县调研傩堂戏和土家敖傲茶

15.10.2014  13:11

               

      本网讯 10月13日至14日,省非遗中心机关党委书记毕琪、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惠萍及相关教授和在读研究生一行20余人组成调研组到德江县调研德江傩堂戏和土家敖傲茶。
 
      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土家熬熬茶又称油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熬熬茶是土家人喜爱的饮食之一,通常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招待贵客时才制作食用。其制作十分讲究,主要以茶叶、食油、芝麻、花生米、腊肉、核桃、花椒、食盐为原料,经炒制后加水细火慢熬精制而成。熬熬茶不仅清香可口,风味诱人,还能充饥解渴,醒脑提神。逢年过节,每当贵宾到来,土家人就制作熬熬茶,拿出精制的大米花、芝麻饼,泡果等盛情款待,正堂围坐,边吃边拉家常,谈古论今,别有一番风味。
 
      调研组一行在德江县安化文庙观看了傩技、傩舞表演,并与傩技师座谈,详细了解了德江傩堂戏的历史演变、种类、文娱功用以及傩面具制作工艺。并深入该县楠杆乡兴隆社区上坝组对土家敖傲茶的制作过程和文化价值等进行实地调研,并在农家品尝了土家敖傲茶,食用后赞不绝口,称其名不虚传,在读研究生们更是表示此行胜比一月之学。
 
      通过调研,调研组对德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希望我县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从全局出发,把该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权力和工作规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二是要突出重点,专项推进,对一些独具特色、艺术价值很高、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要采取专项推进,集中人力、智力和财力,争取让地方特色浓郁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早日成省市、国家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三是要通过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出台相关奖励措施、加强保护和培养传承人的宣传力度、开展乡土教育等方式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同时,调研组建议德江县积极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并与旅游产品嫁接,为县域经济发展给力。
 
      近年来,德江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申报工作,截止日前,我县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挖掘发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0余个。(郭林纬 罗永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