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列车晚点还需相互理解

29.12.2015  17:35

               

 

每晚9点16分从北京出发,第二天早晨8点58分抵达上海的D311次列车,前天(12月25号)因为列车故障,在山东平原车站临时停靠,最终晚点9个多小时。(12月27日央广网)
        虽说相比较民航,铁路的准点率要高不少,但外部气候、环境变化和设备故障所引发的列车晚点仍是不可避免的。此次晚点的是夕发朝至的列车,因为故障发生在半夜,这给应急处置增加了困难,大半夜的呆在没水没电的车厢里,任谁都觉得憋屈。不少乘客因此误了既定的行程,有人甚至直接从中途返回北京,这样的情况下,吐槽、抱怨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人觉得火车运行在铁轨上,不易受外力干扰,因此一旦出现晚点,不论是什么原因,总是会招来一片骂声;其实火车的运行环境虽然相对封闭,但毕竟恶劣天气、异物入侵、设备故障等都有可能引发列车晚点,这是只能尽力控制而无法完全避免的。 人们的维权意识正在不断提高,遇到列车晚点,很多人就开始想着铁路是不是应该参照民航给予赔偿。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列车晚点而错过商务谈判、合同签订、重要会议和考试的旅客,更是希望能从晚点赔偿中得到一丝安稳与平衡。然而,在我们现有条件下,列车晚点赔偿一是没有法规条文的依据,二是国情决定很多时候走得了比所谓的晚点赔偿更重要。拿这次晚点的D311次来说,后半夜本是设备检修时间,没有高铁运行,如此夕发朝至的行车安排,为的是给旅客带来更多的便捷,这同时对铁路部门的管理和设备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觉得作为铁路部门他们更不愿意看到列车晚点,毕竟这给旅客带来不便的同时,他们自己也需付出成倍的人力、物力,这时也需要旅客多给予一点理解。 相对于讨论列车晚点赔偿,我们其实更需要讨论如何将列车晚点所带来的损失与不便降到最低。作为铁路部门,需进一步提升列车运行管理水平并完善应急预案,尽量避免晚点现象的发生;作为旅客,如果有很重要的谈判或会议要参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多预留一些时间,提前赶赴目的地,从而避免列车晚点带来的损失与尴尬。 当我们对飞机晚点,高速堵车习以为常时,对列车晚点是不是也应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呢?晚点赔偿的愿望是好的,但还是应该多给一点时间;而当下,推出列车晚点保险,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徐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