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2012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13.08.2014  18:37

  (2013年2月19日在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州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2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提请州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州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州和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全州各级财政部门紧密围绕“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总目标,认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抓好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努力开辟税源财源,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合理有序安排支出,加快各项财税改革步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千方百计为全州经济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财政基础,圆满完成了州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2012年全州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经州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全州财政总收入预算992,47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551,140万元,全州财政支出预算1,124,300万元。实际执行情况为: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034,513万元,同比增加219,003万元,增长26.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4,207万元,同比增加188,989万元,增长41.52%。全州财政支出完成1,811,657万元,为预算的161.14%,同比增加435,929万元,增长31.69%,有力支持了民生、“三农”投入。

  全州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2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4,207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转移支付补助583,287万元,省财政拨入专款567,80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31,800万元,调入资金23,622万元,上年结余54,94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000万元,形成全州财政可支出财力1,937,666万元。全州财力减去全州财政支出1,811,657万元,上解省专项支出7,693万元,归还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30,8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000万元,财政预算结余54,516万元,扣除结转到2012年的上级专款43,371万元,全州财政净结余11,145万元。

  全州财政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4,5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下同)的140.74%,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116,813万元,增长56.23 %。

  2.公共安全支出71,466万元,完成103.20%,增加10,478万元,增长17.18%。

  3.教育支出396,946万元,完成141.13%,增加108,562万元,增长37.65%。

  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438万元,完成145.12%,增加6,266万元,增长38.75%。

  5.科学技术支出10,088万元,完成134.06%,增加3,596万元,增长55.39%。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299万元,完成205.37%,增加69,733万元,增长57.36%。

  7.医疗卫生支出145,247万元,完成150.93%,增加8,172万元,增长5.96%。

  8.节能环保支出42,869万元,完成295.24%,减少1,859万元,下降4.16%。下降原因是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及重点污染治理专项支出减少。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5,717万元,完成92.32%,减少3,576万元,下降6.03%。下降原因是城镇化发展建设资金和社区服务管理专项支出减少。

  10.农林水事务支出297,710万元,完成257.42%, 增加90,663万元,增长43.79%。

  11.住房保障支出99,076万元, 完成345.27%,减少1,878万元,下降1.86%。下降原因是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支出减少。

  12.其他各项支出154,242万元,完成132.28%,增加25,624万元,增长23.14%。

  (二)2012年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经州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州本级财政总收入预算110,025 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62,000万元,州本级财政支出预算125,400万元。实际执行情况为:州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112,017万元,为预算的101.81%,比上年增加19,565万元,增长21.1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712万元,为预算的101.14%,比上年增加8,616万元,增长15.93%。财政支出完成208,55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66.31%,比上年增支52,130万元,增长33.32%。

  州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712万元,加上省各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4,171万元及省财政追加专款9,278万元,中央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收入12,330万元,各县(市)体制上解51,369万元,上年结余24,67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000万元,调入资金12,330万元,形成可支出财力253,864万元。州本级财力减去财政支出208,557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000万元,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2,330万元,财政预算结余15,977万元,扣除结转到2012年的上级专款15,793万元,2012年州本级财政净结余184万元。

  二、2012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财源、保增收,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坚持盘活存量与做大增量并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壮大支柱财源。灵活运用产业政策,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千方百计拓宽销售市场,支持支柱产业稳定增长。2012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实现1,034,513万元,突破100亿元大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44,207万元,公共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

  (二)争支持、保重点,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抢抓国发〔2012〕2号文件颁布实施机遇,全力争取上级部门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全州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67,803万元,超过2011年129,298万元。二是加大投入,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安排产业项目前期经费3,000万元,州级财政安排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资金1,000万元,下拨高载能企业电量补助2,349万元。三是积极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拨付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1,304万元,拨付节能技术改造、工业清洁生产、扩建及结构调整等专项资金1,742万元,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拨付微型企业发展资金5,774万元,拨付1,360万元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及地方特色发展,增强全州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惠民生、促和谐,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2012年,全州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等民生类支出合计投入达1,178,063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合计数的65%以上。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支出达396,946万元,同比增长37.65 %,增加108,562万元。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了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军转优抚安置、困难群体补贴等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191,299万元,同比增长57.36%,增加69,733万元。三是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支出145,247万元,同比增长5.96%,增加8,172万元。四是及时划拨农村道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林业、船泊等油价补贴9,921万元,积极应对物价上涨给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

  (四)强基础、惠“三农”,切实加大支农投入力度。一是继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12年,农林水事务支出297,710万元,同比增长43.79%。二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农民补贴“一折通”的方式兑付各项惠农补贴资金42,000万元,270万人受益。三是支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拨付新农合资金62,635万元,覆盖272万人,新农合参保率达98.22%。四是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全州投入73,615万元资金,完成7.1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投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9,591万元,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五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投入资金5,215万元,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六是着力推进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争取奖补资金13,005万元(其中:示范村寨财政奖补资金3,063万元),新建、改造、维修农村通组路、串户路1,054公里,建设了排水沟、排污渠、卫生公厕、文体设施、乡村路灯等一批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实施覆盖全州8县(市)10.39万农户50.51万人,极大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促改革、增活力,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推进乡镇财政标准化建设。7月初,全州8县(市)乡镇财政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从今年起,通过连续三年的标准化创建工作,初步实现乡镇财政机构职能合理化、业务工作程序化、内部管理制度化、队伍建设规范化、办公设施标准化目标。二是积极推行公务卡改革,今年州级率先在30个州级预算单位进行公务卡改革试点,9月开始发卡以来,累计发放公务卡1,038张,完成1,017张公务卡系统信息录入,逐步启动试行公务卡支出刷卡消费。三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州级及各县(市)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四是扎实推进非税收入征管制度改革。全州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共启动793家单位,目前已缴入汇缴结算户资金89,900万元。五是稳步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与各级财政实现了上下贯通和信息共享,大大提升了财政信息化水平。六是逐步扩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覆盖面。2012年继续扩大绩效评价资金的面和额度,重点对涉及民生的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并作为下年度预算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我州广泛征集财政绩效评价专家,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和专业化程度。

  总结2012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州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非税收入在公共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依然偏高;财政支持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财政管理基础仍较薄弱,财政支出绩效和理财水平尚需提高;税收结构单一,主体税种增长缓慢,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大;增比进位排位下滑;财政管理亟待加强,全州上下普遍缺乏“分灶吃饭”思想,州县之间、县乡之间财政体制有待改革;财政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待加强等。

  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着力深化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3年全州和州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3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13年是我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以县为单位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又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州财政工作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重要之年,编制好今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保证全州经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意义重大。编制2013年预算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会议和全州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省以下财税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和留有余地的方针,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3年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

  一是综合考虑2013年国家、省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全州财政收支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但目前地方难以预测的经济形势等因素,按照州人民政府要求,全州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按增长21.70 %和20%安排,财政总收入1,259,000万元,增长21.7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3,550万元,增长20.08%。二是继续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证教育、“三农”、科技等支出的法定增长,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三是继续强化部门预算支出管理,狠抓预算支出执行管理,统筹安排使用结余资金,不断提高支出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四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以民生项目和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2013年全州财政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

  全州财政总收入1,259,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7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3,5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8 %。全州财政支出1,616,995万元,比上年同期地方完成数1,243,854 万元(上年决算数中扣除省级专项补助567,803万元)增加373,141万元,增长30%。

  全州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全州公共预算收入773,550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转移支付等补助776,550万元,上年结余54,516万元,各县(市)体制、专项上解州级34,714万元,调入资金11,524万元,形成全州财政可支出财力1,650,854万元。全州财力减去全州财政支出1,616,995万元、上解省专项支出8,423万元后,预算收支相抵,收大于支25,436万元。

  (四)州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

  州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1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7.1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65,2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5%。州本级财政支出安排139,7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1%。

  州本级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250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转移支付等补助64,171万元,各县体制及专项上解州10,217万元,调入资金1,389万元,上年结余184万元,形成州本级可支出财力141,211万元。州本级财力减去财政支出139,716万元、2010年地方债券还本支出1,389万元、预计上解省专项支出106万元后,收支相抵,州本级是一个平衡预算。如果考虑年度内省非固定专款补助陆续下达,实际支出还将增大。

  四、真抓实干,确保2013年财政收支任务圆满完成

  为完成2013年预算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省财政厅要求,超常规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确保中央、省转移支付和其他专项资金有较大增量。最近,省财政厅向省主要领导呈报了《关于现行中央转移支付办法下争取更多补助资金的建议》,提出了七条争取更多中央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赵克志书记和陈敏尔省长分别作了重要批示,要求财政部门要认真研究部署,抓好落实。一是逐步提高我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质量,降低非税收入占比,研究除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外,将其他专项列收列支的部分非税收入纳入基金预算管理。二是涉及安排给企业的补助和退税,研究通过收入退库处理,不再安排预算支出。三是我省各级财政在预算编制及决算办理时,尽量将相关支出列支在财政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采取据实计算的支出科目,同时又属于“保工资、保运转及保民生”支出科目。四是请求财政部在计算标准支出时,考虑我省地表起伏度大、石漠化程度深、贫困面大、民族人口多、革命老区分布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等因素。在现行中央已把“地表起伏度”因素引入“交通运输”标准支出算账的基础上,请求争取将该因素引入“一般公共服务”、“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等相关的支出科目算账。五是通过省对下转移支付增量补助,逐步提高省以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缩小县与县之间人均支出差异系数。同时,规范支出列支级次,凡属于省、市承担的补助县级的支出,原则上都要求下划县级列支。六是研究以生态移民搬迁为主要途径,将我省农村居民低保政策与城市居民低保政策相衔接,以获得较多中央城居保补助资金。七是研究我省哪些支出属于承担的特殊事务支出,请求财政部单独给予考虑。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将结合国发2号文件,深入研究七条建议,提出具体贯彻措施,主动协助、配合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中央、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投向、支持政策,继续加大“跑部跑厅”力度,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拓展中央、省对我州支持的领域和范围,最大限度争取更多中央、省转移支付的支持。

  (二)在保证财政收支较大增长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一是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和过“紧日子”的原则和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好2013年财政收支预算。进一步树立“分灶吃饭”思想,理顺州县之间、县乡之间财政体制。二是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一方面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提高收入质量。另一方面严格区分非税收入资金性质,把非税收入在公共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控制在合理范围。三是按照省财政厅提出的“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促发展”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努力提高支出水平和质量,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保障州委、州政府重点工作。四是强化财税运行调度,加强重点财源监控,狠抓后续税源培植,强化税收征管,在狠抓大税源的同时,重视小税种的征收,做到应收尽收、均衡入库,做大财政“蛋糕”。五是做好压缩5%行政经费相关工作。为贯彻省委、省政府“行政经费压缩5%支持教育”的工作部署,省财政厅以2011年省级行政及参公单位决算中“商品和服务支出”金额为扣减基数,通过2013年部门预算进行统一扣减,这一政策以后年度还将继续执行。要求各市(州)、县财政部门要比照省厅的做法,切实抓好压缩行政经费5%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继续抓好财源建设,做强财政实力。既要做大增量,又要盘活存量。做好煤炭产业的生产和销售,盘活土地存量,加大土地出让力度,促进建筑房产的恢复性增长,继续抓好商业、电力、有色金属等支柱财源。全力支持义龙新区、兴贞新区和蔗香临港经济开发试验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推动金融机构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支持。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督促项目落地,促进全州工业企业发展,壮大园区经济。继续支持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四)加快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攻坚步伐。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综合农业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大水利投入,千方百计争取中央、省支持,充分利用融资平台和筹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政策,配合实施民生水利建设。继续抓好石漠化治理;积极推进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实施。大力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事业发展。

  (五)做好小康社会建设财政保障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积极争取中央、省持续加大对我州民生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六)强管理、重监督,努力提升财政监管水平。努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强化“两基”建设;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完善财政监督方式,突出重点开展绩效评价和专项检查;健全完善财政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运行规程,确保资金安全。

  各位代表,完成2013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本次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快财政改革步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将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口径上与2011年以前的“一般预算收入”相同。

  2.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给予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现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3.地方政府债券:指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一般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债券一般也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

  4.稳定调节基金:指根据中央规定,为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保持预算的稳定性,而设立的专门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收支缺口及突发事件财政支出缺口的财政储备基金。

  5.结余和结转:结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它分为滚存结余和净结余,其中滚存结余等于净结余加上结转。结转是指结余中有专项用途、需在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支出部分。地方财政有结余或结转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财政超收中大部分用于补助地方,因超收数额到年底才能较为准确预计,且其使用要严格按程序审批,因此有一部分要在年底和结算时才能下达,地方财政当年拨不出去,形成结余或结转。二是地方财政超收中有一部分资金当年拨不出去,形成结余或结转。

  6.中央代地方发行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并代办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可流通记账式债券。

  7.非税收入:指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以外的财政收入。

  8.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门、预算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9.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选取影响各地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考虑地区间支出成本差异、收入努力程度以及财政困难程度等,按统一公式分配给地方的补助资金。

  10.专项收入:指中央财政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是财政部财监【2009】74号文中所确定的17类中央政府公共投资资金。即:污水管网建设补助资金、重点病险小型水库治理资金、汽车下乡补助资金、农村环保资金、节能技术改造资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

  11.惠民补贴“一折通”:指财政在农村信用联社开设专户,专门管理和发放中央和省安排并由省级直接发放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等涉农补贴资金。按照“多管进、一管出”的要求,所有涉农补贴资金均由省农村信用联社通过“惠农一折通”代为发放,实行“一户一折一号”,享受对象可随时在全省范围内的农信社营业机构支取现金。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1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指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职工城镇居民参加的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同构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重点保障患者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兼顾门诊小病支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以个人和家庭缴费为主,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低保对象和享受助学金及助学贷款的非在职的在校大学生等困难城镇居民参保费用,主要由财政给予补助。

  14.基层医疗化债:指化解的范围是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主要包括业务用房、辅助用房建设维修、医疗设备购置等债务。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对各地截至到2009年12月底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债务进行补助。

  15.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政府为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房、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其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又统称保障性住房。

  16.农业综合开发: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原职能由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代履行,2010年机构改革后划回财政部门。

  17.“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指村民通过规范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适当财政奖补。其目的是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建立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18.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19.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将过去由财政部门供给经费,再由各个单位分散购买,转变为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按照法定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购买所需货物、工程和服务。

  20.公务卡制度:是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延伸,是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务卡制度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现代财政支付管理制度,是通过银行卡实现财政财务管理公开和消费透明的一种新型产品和制度创新。

  21.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信息系统(CFMIS)的简称,是我国电子政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国库集中支付:指由财政部门开设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支付和管理。

  23.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举措,是继分税制改革后我国财政的重大改革之一。主要内容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

  2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改革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