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五新村寨”建设新风扑面

29.10.2014  17:57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9日电 九月的绥阳县风华镇,满眼秋色,硕果累累。探访深藏在大山脚下的风华镇溪源“五新村寨”,小青瓦、坡屋顶,白粉墙,砖混结构的黔北民居错落有致,浓郁的黔北人文景观,在青山、溪流、花海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安宁与和谐,成为风华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曾以风华冰箱闻名的这方热土,眼下一曲紧紧牵动5万多风华人心弦的平安和谐乐章,正以“五新村寨”和“五朵金花”为序曲响彻诗乡大地。

    两年来,风华试行的“形势教育进村寨观念新,民主管理进村寨秩序新,法制教育进村寨素质新,道德教育进村寨乡风新,实事项目进村寨面貌新”为主旋律的“五新村寨”,以“蔬菜、精米、花卉、果林、茶叶”为互补的“五朵金花”项目建设,真实地反映了当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迫切愿望。当初,风华镇溪源只有一个示范点,两年后的今天,星火燎原,风华镇100多个村寨的上万户村民积极投身“五新村寨”和“五朵金花”建设,全镇上万户村民直接受益,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两年前的人均6350元,提升到两年后的人均8250元,村寨里成立了村民民主管理委员会,村寨里的事情村民自己当家作主,民管委一年后,村寨里建起了村民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村民议事厅,家家有了小洋房,户户有了小产业。村民的钱袋子鼓了,精神爽了,腰杆硬了。

    风华镇镇长耿贵杰动情地告诉笔者,风华镇“五新村寨”的创建,“五朵金花”的打造,符合平安建设的核心要求,前年3月份,风华镇党委、政府将其纳入“平安风华”建设的考核内容,与“平安村”建设相结合,同步规划和实施,今年年底,当地将有更多村民受益。

    “十多年前,县里曾在风华镇的十字垭建垃圾场,当地上千村民集体阻工,村民7次阻断207省道,并集资到遵义、贵阳群访,曾惊动过省委、市委的主要领导,县里几次组织上百人的工作组处置,花了2年多时间,才将事态基本平息。”当地一名姓杨的老支书回忆后向笔者伤感地说。

    “风华镇长寿村有位叫陈海涛的老上访户,70多岁了,孤身一人,当过民办代课老师,是绥阳县3000多民办代课老师的上访骨干,他曾多次组织人到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上访,是县里有名的上访专业户,谁碰上他上访谁就不得安宁。镇党委书记何德茂知道后,主动到陈海涛寄住的金承烟叶站找他交心谈心,发现他没肉过年,何德茂书记就自己掏钱到肉市上买两只上等的猪脚送给他过年,发现他有哮喘病,何德茂书记就自己掏钱到距风华80多公里外的黄杨买上等的蜂糖送给他治病,逢年过节,何德茂书记总要挤时间陪他过节,然后才回家陪双亲过节。一年后,何德茂书记与他成了‘忘年交’,他自己不但不去上访,而且还说服约他的人不要上访,不要给党委、政府‘添乱’,并亲自书写一幅‘两手清风不沾污泥浊水,胸怀大志为民办实事’的对联赠给何德茂书记作纪念。”风华镇信访办的负责人告诉笔者说,这只是何德茂书记成功处理20多起疑难上访件中的一件。

    今年7月初,风华镇在“五新村寨”创建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干群心连心活动,彻底解决影响当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各种问题,是深化“五新村寨”建设的一条重要举措。风华镇党委书记何德茂亲自带队进村入户调研,提出深化“五新村寨”的“五服务”活动,新的平安乐章正在风华奏响。(赖福怀 石芝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