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平塘县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15.03.2016  18:39

风景这边独好

——平塘县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新华网贵阳3月15日电(通讯员 蒲贤良)刚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平塘旅游留下了惊人的数字:仅春节期间,就有49.1万人次游客到平塘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4.16亿元。

    春节黄金周旅游的井喷式增长只是近年来平塘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平塘县牢牢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围绕州委提出的“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按照“强产业、扩城镇、打基础”的发展部署和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天眼、天坑、天书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三天”旅游升级,不断谱写平塘旅游新篇章。

     旅游为魂 打造“三天”旅游品牌

    “全力以赴实施大旅游战略,以‘旅游为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在今年的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县委书记臧侃明确提出了平塘旅游发展方向。“当前,要紧紧围绕筹备法思特(FAST)国际天文峰会和省第十二届旅发大会核心任务,强力推进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及法思特(FAST)配套项目建设,将大射电天坑群景区打造成为贵州旅游新的增长极。

    落户于平塘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在经过6年的建设后,将于今年8月竣工,向世人睁开“天眼”。这个平塘三天奇观之一的“天眼”除了有巨大的科研价值外,还具有极大的旅游发展前景。为了充分利用好大射电望远镜这张世界级名片,平塘县将投资24亿元,在克度镇规划建设占地300公顷的“平塘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同时,积极规划,申请项目,引进大量资金,修建大射电观景台、打造以天文为主题的天文小镇。目前,作为贵州省“十大文化产业园”之一的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一期项目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平塘、黔南乃至贵州旅游的“高端垄断性产品”,并形成以天文科普旅游为“龙头”的贵州特色旅游产业经济。

    平塘不仅具有独特且丰富的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旅游景观,绝对让人耳目一新。在东部,有山清水秀,天人合一的“玉水金盆”和京舟田园风光;在南部,有神奇俊秀,千姿百态的甲茶风光、甲青冰臼;在西部,有展现大自然磅礡气势和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大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以及世界级的天坑群;在北部,有鬼斧神工、神秘莫测的掌布风光和天然奇石。此外,牙舟陶、打猴鼓舞、八音弹唱、咕噜跳月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更显现出平塘旅游资源多元复合、全区域的特点。

    为了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近年来,平塘县相继编制了《FAST项目配套设施建设总体规划》《FAST项目旅游配套服务规划》《平塘县旅游景区系类规划策划》《平塘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多项旅游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明确各部门、各镇乡具体的工作事项和明令事项,分步实施,齐抓共管,扎实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突破交通瓶颈 实现“内优”“外快

    “要站在国际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射电品牌的绝对优势给平塘乃至黔南、贵州旅游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要举全县之力,争分夺秒、苦干实干,为法思特(FAST)竣工系列活动的举办和迎接省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打牢坚实基础。”县委副书记、县长莫君锋在2016年县“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旅游发展目标任务再次为平塘旅游加快发展注入了动力。

    “进不来,走不动,出不去”曾经是平塘旅游的真实写照。

    突破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是平塘县大力推进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2014年,平塘县积极筹措资金,投资1300万元修建了一条克度大窝凼到塘边天坑7.8公里的“快车道”,开通了“天眼”和“天坑”之间的“捷径”,为天眼、天坑旅游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条件。

    2015年,总投资27.37亿元、全长24.369公里的平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总投资7.938亿元,全长102.68公里的S312独山经平塘至董架公路改造项目通车……随着几条主要交通要道的兴建和升级改造完成,平塘县依靠便利的交通,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今后几年,平塘将继续狠抓旅游交通建设,激活旅游景区联动发展的整盘棋局。在外部交通方面,重点抓好平塘至马蹄岩快速干道、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掌布至昌明、航龙至土坝(S315)等旅游公路建设,实现“外快”;在内部交通方面,重点建设提升大射电天坑群和掌布、甲茶景区之间的旅游公路环线,实现景区景点互联互通,达到“内优”。同时,通过加快重点景区、乡村旅游和旅游通道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平湖休闲游憩核心区、天眼—天坑奇观探秘、掌布—龙塘、甲茶—六硐河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助推平塘旅游事业大发展。

     “旅游+”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旅游业必须走融合发展的路才会有前途”——平塘把握这一要义,全面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科技、农业等产业融合,“旅游+”正在全县遍地开花。

    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依托平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积极打造的掌布、塘边清水“六月六”布依歌节,马鞍山斗牛节,“幸福进万家”公共文化品牌列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牙舟陶、民族刺绣等旅游商品得到开发……丰富了平塘旅游产品。

    旅游与户外活动体育赛事紧密融合。全力打造的独具特色的水龙节暨龙舟争霸赛、自行车骑行赛、户外探险等一批特色体育旅游品牌,逐渐成为拓宽旅游市场、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旅游与科技体验融合。2016年8月,随着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项目的竣工,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为游客带来不同以往的参观感受。

    旅游与农业产业发展加快融合。平塘县紧紧围绕旅游来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全县确立“茶、菜、羊”三大主导产业,开发茶旅结合、农旅结合的新路。

    ……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已拓展到精准扶贫领域,旅游扶贫逐渐成为平塘精准扶贫的新动力。依托平舟镇京舟村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和“诗词之乡”等“山、水、人、文”资源优势,以乡愁记忆为主题,以自行车和垂钓活动体验为特色,以养生度假为提升打造的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京舟养生乐园今年春节建成开园,开园第一天就接待游客2万余人,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群众从传统的农民变股民、变商人、变工人,实现脱贫。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15年平塘旅游总收入达55.29亿元,是2010年的3.28倍,年均增长26.82%,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名第一位。

    随着平塘“三天”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平塘旅游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