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之余 

28.12.2014  03:12

冬天,喜欢做荠菜汤。冬荠优良于春荠,因为寒冷,荠菜全身被冻成褐灰色,吃在嘴里,散发着真正的乡野之气。野菜口感较柴,做汤时需要重油配,筒子骨汤最好不过,荠菜下进去,略微滚一滚,就可上桌。夹几根,清清碧碧的,荠菜的香味无法比拟,它让味蕾瞬间开出花来。

然而,荠菜这个东西也不能一次性吃多了,不然,闹心。一次也就买回三四两。是周末的早晨,早餐吃罢,骑车带孩子去大菜市,买点荤,再买点素。徘徊在一个个小摊前:一为叫他认识来自乡野的蔬菜,二为陶冶他的情操。尤其后者,人身上应该有一些植物性,而不是整天把自己浸在电玩游戏里。每当周末这个黄金时间段,别的孩子不是赶往学英语的路上,就是端坐在舞蹈绘画钢琴的教室里。我们家什么也没学,最多带他逛逛菜市场。采购完毕,再骑着车一路呼啸着回家,快乐无比。

生活中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大抵来自亲爱的菜市,菜市简直是一个精神疗养所。孩子也说,我就喜欢去大菜市玩,那些看不够的鱼虾老鳖,有时候还可遇见野鸭、野兔,他兴奋异常,看了又看。菜市里什么都有,简直是万花筒,巷子里有鲜花,有金鱼,有热带鱼,有糖炒栗子,偶尔也有卖唱的,有人卖新疆草药,大喇叭不停息地喊:嗓子疼,嗓子痒,痰咳不出又咽不下,只喝一杯,保证见效……

这些沸腾的万花筒,反射出世间琐碎的热闹,把你的身心整个地充满,密不透风,让人无比热爱生活,顺带着也便觉得一日三餐并不那么艰难了。

但凡心情好,会做点好吃的,比如今天的锅里正焖着的糖醋带鱼,放葱段、蒜、姜、醋,大火烹炒几下,加水、冰糖,滚开,改小火焖。起锅时分,飘荡一屋子的鱼香。家里三口,皆内火重,吃完鱼,未免上火,一般会煲一砂锅冰糖银耳梨子汤,喝一碗,火则消了,滋润无比。

中国的母亲们向来伟大,一辈子把自己献给了厨房,烟熏火燎,毫无怨言,一双手伸出来都是变形的。早几年一直抗拒厨娘角色,觉得自己真是惨淡,一个心怀梦想的人怎舍身浪费在厨房?慢慢地,孩子来了,心气渐渐平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烧锅倒灶,也就这么过下来了。

厨艺纵然没什么长进,但也悟出一二,但凡心情平稳,没有起伏,做出的菜会可口些。有一天,走在街上,看见一家小饭馆的店招:饭菜无语,味道说话。这八个字真好。有一天,孩子问:什么叫美味佳肴?不便直解,就问他:你现在正在吃的菜怎么样?他说:好吃啊。我说:好吃就是味道美的意思。佳肴的肴也是菜,佳,也是美的意思,就是菜很美味的意思。他点点头,似乎懂得。

整整五年,都是我做饭菜给他吃,从未在幼儿园吃。人人都说太娇惯了。可是,谁又能懂得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呢。反正上午不上班,闲着也是闲着,何不做点可口的饭菜喂养他。等他翅膀硬了飞走了,你想做给他吃,都不可能了。每天午餐,都是一个母亲和孩子的美好时光。早晨上学临出门,会征求小人家的意见,午餐想吃什么,他会一一点来。有时会说,随便吧,只要没有胡萝卜、蘑菇就行。

这是不能依他的,于是想办法,做一锅豆腐果,里面加乌心菜、蘑菇,蘑菇的精华留存在汤里,用汤浇在他的饭里,也就算吃过蘑菇了。胡萝卜不吃,就蒸熟,再拌到饭里,一样吃下去。

白萝卜不吃,切萝卜丝加到鲫鱼汤里,一样喝下去。只要有爱,就有耐心,没有什么做不了吃不下的。铁棍山药是他的心爱之物,每到冬天,小排汤里少不了。中医也说,要让他多吃山药,概因他脾胃虚弱。一次生病,两三天不进食,我试探:今天炒了肉片山药。他一骨碌爬起,就着山药吃下半碗饭。

每次看他满嘴冒油,作为妈妈,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付出在厨房里的时间,也就不能称之为浪费了。那些美味会一直存在他的记忆里,多年以后,当我不在,他也会回忆起妈妈的味道,一生都带在身边,挥之不去。这大约是一个妈妈活在厨房里的意义所在。

周末下午,我们又去了一趟另一个大菜市,顺便考察了一下牛羊肉的价格,较之去年,涨幅不小;乳鸽涨价至25元一只,老鸽蹿到40元每只了。

菜市是民生的晴雨表,一切都趋向萎缩,唯有物价飞速上涨。

牛筒骨默默躺在牛肉下方,洁白安静,真想买一只煲汤,保准比街头的牛肉汤美味,可以在里面,下粉丝,下荠菜——窗外萧瑟,屋内久久飘荡着牛骨头的香气,喝一口,再喝一口,暖至心底。

再过一阵,就是“晚来天欲雪”的天气了,暖气会来,是真正的冬天,用罢晚餐,我出去暴走,不分寒暑。渐渐地,眼前一天天宽阔高远,人生不再是一场负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