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生命科学馆免费开放 馆藏上千件标本

27.03.2015  16:10

     ■核心提示

    杨明教授最喜欢的一件事,是当前来学习或参观的学生全部离开后,将贵阳医学院生命科学馆的灯光全部打开,伴随着轻音乐开始属于他的“博物馆奇妙夜”。

    这个西南最大的标本馆,近期将免费对外开放。昨日,记者在设计者杨明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一次奇妙的参观——上世纪50年代的华南虎、明清的干尸、寒武纪的“三叶虫”……

     这里没有模型 一切都是真的

展馆里千余件标本尽显生命的神奇与奥妙

    寒武纪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三叶虫”,中国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华南虎,人类从胚胎演变至婴儿整个过程,高空坠落后受损的心脏,葬于明万历三年(1603年)的明代女尸,这些在生命科学馆的大厅里都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标本,成为一个浓缩的“生态王国”。

    “这里面没有模型,全都是真实标本。”杨明教授说。

    生命科学博物馆于2014年12月搬至新校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标本馆。馆中标本上千件,展示内容涵盖组织胚胎、生物、寄生虫和解剖学、法医学等多学科标本精品。

     标本的背后 都有故事

一条毒蛇准备吞食青蛙瞬间的标本引人注目

    那这些标本从何而来?

    贵阳医学院的教授们来自全国各地,从建校至今的70余年间,展馆中的大部分标本都是贵阳医学院教职工从各地一件件寻来,作为教研和教学用具。

    而说起一些珍贵标本的来历,杨教授说“这里面故事太多了”。

    如“三叶虫”化石标本,是参观者在生命科学馆看到假的模型标本后捐赠;葬于康熙11年(1672年)的清代古尸是医学院在六广门建院时,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现的。

    而在生物学展区展示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扬子鳄,来源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杨教授说,当时,医学院有个专门研究动物的生物教研室,黔灵山公园动物园里的动物生病后,都会送到教研室治病。华南虎这样罕有的标本,就是那时没有救治好的动物来做成的。

    镇馆之宝则是一位名叫“杨洁泉”的老人捐赠的遗体。杨洁泉老人是贵阳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后成为贵阳医学院副院长,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终身从事医学,1996年过世后,将遗体捐献给贵阳医学院,用于医学解剖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