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医眼中的贵州首位体操奥运奖牌获得者邓书弟

09.08.2016  16:15

  8月8日22点多,离贵州体操运动员邓书弟征战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还有不到5个小时,记者在清镇体操训练中心采访到了邓书弟的专人保健医生、贵州省体操队队医陈思君。这个从2013年开始与他并肩战斗、亦医亦友的特殊人物,因为职业使然,陈思君差不多成了集医生、厨师、采购为一体的全能型“保姆”,邓书弟的日常训练、日常康复放松、饮食起居等,陈思君从不落下,也从未缺席。在陈思君眼中,邓书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用了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倔强,沉默,爱玩,兄弟。

   倔强

  倔强是个中性词,亦褒亦贬,可用在邓书弟的身上时,无疑是褒义词,这是记者从陈思君的采访中得出的。

  采访中,陈思君4次提到了邓书弟的倔强性格。

  “他比较倔强,遇到难关,不把它攻克,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陈思君眼里,邓书弟的倔强包含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种只争朝夕、不浮于世的抱负,一种精益求精、不断变得更好的体育精神。

  一个人如何利用空闲时间,决定了他能走多远。邓书弟无疑是深谙此理的人。

  “别人练到6点钟结束,那他一定会练到7点多,一般他会比别人多一倍,全能训练通常别人上午三项、下午三项,他却是上午六项、下午六项。他会针对自己的薄弱项目进行不断训练,哪怕一个动作不标准,他也会反复练习,直到满意为此。”陈思君表示,训练中,邓书弟的倔强性格一览无遗,面对每一个项目,他都会特别专注。

  陈思君认为,对于运动员来说,倔强有时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一种别人无法比拟和超越的天赋。

  或许,正是因为邓书弟的倔强,因为那种在训练中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自我拼搏精神,才让他在很多国际国内的比赛中游刃有余,独占鳌头。“我觉得这也正是他能取得的成功的原因,这是专注+汗水的结果。”陈思君说。

   沉默

  沉默是金似乎很适合邓书弟。在他的世界里,做得永远比说得多。

  “与他人相比,书弟平时话比较少,他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陈思君坦言,邓书弟的沉默到了赛场上表现的更加突出,“比赛前他不会通过说话的方式来放松自己,他会一直不说话,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心里。

  在陈思君看来,沉默是邓书弟自我调节的一个法宝,赛场下的沉默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表现,而赛场上的沉默则是为比赛作准备的。陈思君说,“在赛场上,运动员比得是心态,谁失误,谁就败;谁稳住,谁就赢。

  “他不会让自己放松,他需要那股气,他不说话,但他会在心里面在提气,让自己适度紧张。”他不愿说话来放松他的赛场感觉,他肌肉的感觉。”陈思君表示,“用他们的话说是提气,把气压在那里,一到比赛的时候就把它全部爆发出来。

   爱玩

  2013年,陈思君作为贵州省体操队的队医初去北京,见到邓书弟时,“觉得他个性十分鲜明,低调似普通人却又斗志很强,不爱说话又有一刻爱玩的心,没有给人高出不胜寒的感觉”。

  随着不断接触,陈思君发现,训练时的邓书弟是“拼命三郎”,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赛场上的邓书弟爆发力极强,属于比赛型运动员,会尽力让自己做的更好;闲时的邓书弟和同龄人一样,比较贪玩。

  “虽然他话少,但贪玩起来也是很放得开的。”陈思君说,闲时的邓书弟,抛开了冠军的光环,也是个普通人,喜欢吃,喜欢玩。

  “他空闲时会拉着大家陪他玩电子游戏,或是打打麻将。”陈思君表示,体操训练有时是比较单调的,运动员需要一定的娱乐活动来放松和调节自己的状态。

   兄弟

  今年26岁的陈思君比邓书弟大几个月,当他与记者谈起邓书弟的时候,仿佛是哥哥在讲弟弟的故事一样。

  “够兄弟,讲义气。”这是陈思君对邓书弟的评价。

  “他特别能理解人,特别能为他人着想。”陈思君说,“因为自己要负责全队30多人的身体康复治疗,有时一个人就得做理疗一个多小时,做完一个接着下一个,特别累,书弟常常会提醒我要注意休息。

  “当他遇到一些问题时,他会来找我聊天,一起商量怎么解决。”陈思君坦言,从2013年到现在,两人亦医亦友,配合十分密切,双方偶尔也互相调侃。

  “我会不遗余力的做好他的医务保障和健康保障,让他以更好的状态取得更好的成绩、让他在体操道路上走的更远。”陈思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