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破获首例非法加工贩卖地芬诺酯毒品案

10.10.2015  12:26

刘某家中查获的部分胶囊。

正在家中制药的刘某被民警控制。

记者任勇 实习生龙炉连 摄影报道

遵义人刘某和女友偷偷购买来空壳胶囊、中草药和精神遏制类药物 地芬诺酯 ,在家中灌装好,以销售戒毒药物的名义,在贵阳、遵义、毕节等地寻找“加盟商”,然后将这些所谓的“戒毒胶囊”贩卖给吸毒人员服用,从中牟取暴利。今年3月下旬,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以一名吸毒人员为突破口,联合遵义警方,成功将这个借戒毒之名非法加工贩卖国家管制类麻醉药品的犯罪团伙打掉,抓获涉案人员4名。

线索:吸毒人员揣着神秘胶囊

当了十余年刑警,见过冰毒、K粉、海洛因,也知道罂粟、麻黄碱和氯胺酮。可对于地芬诺酯,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大队的朱警官还是头一次听说。

今年3月20日晚,朱警官和同事在贵阳市小河经开区办案时,查获了一名可疑男子周某。周某47岁,毕节人,尿检结果显示,他刚刚吸食过毒品。从周某身上,民警搜出了两盒红黄相间的胶囊,共计190余粒。奇怪的是,这些胶囊散发出一大股中药味,药盒外包装上却无任何名称。对于胶囊的用途,周某坚称是自己用来戒毒的。每当自己的毒瘾发作时,只要连续服下十多颗这种“戒毒胶囊”,整个人便恢复正常了。

这种既无药品名称,又无生产厂家的“戒毒胶囊”居然能替代毒品,难道里面含有毒品成分? 民警将周某控制住,随后将从其身上搜出的这种神秘胶囊取样,送往贵阳市公安局毒品检验中心进行检验。十多天后,检验结果出来了:神秘胶囊里面检测出地芬诺酯。地芬诺酯是一种精神遏制类药物,属于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看来有人在非法加工和贩卖这种药物,供吸毒人员作为毒品替代物使用。4月29日,贵阳警方对此案展开侦查。

侦查:贩毒网络采取“加盟制

警方突审周某后发现,其所处的这个销售网络涉及贵州、云南、重庆等多个省市,团伙成员之间分工十分明确。对于整个制贩网络而言,最先落网的周某只是其中一个小角色,属于第三层级,但却分管着贵阳市片区的全部“生意”。

我交了几千元‘加盟费’给他们,贵阳只有我一个‘总加盟商’,吸毒人员需要这种‘戒毒胶囊’,只能找我购买!”周某对办案民警说。周某的上线叫余某,是一名遵义籍男子,长期租住在贵阳市兴关路附近。周某以每粒2-2.5元的价格,从余某处购买来这种“戒毒胶囊”,再以每粒4元销售给有需要的吸毒人员。

连续多天的侦查,民警发现余某并非最终源头,他手中的“戒毒胶囊”是从遵义人刘某和女友何某处批发得来。刘、何二人居住在遵义市红花岗区某综合楼9楼顶层,两人并无正式职业,经常窝在家里。邻居称,两人好像在家中加工什么东西,深夜经常传来粉碎机的轰鸣声,并飘出浓浓的中药味,屋内灯光通宵亮着。

4月29日深夜,贵阳、遵义警方决定同时收网。当嫌疑人余某前往兴关路附近某快递公司取包裹时被当场抓获,民警查获从遵义快递来“戒毒胶囊”4袋,共计4000余粒,重达3031克。得知余某落网后,遵义抓捕组民警突袭刘某及女友的住处,发现两人正在家中灌装胶囊,大量成品、半成品以及各种原材料堆满了房间角落。

审讯:“戒毒”让他们找到“财路

44岁的刘某和36岁的女友何某均为遵义人,并未外出过,怎么知道用地芬诺酯来制作替代毒品的“戒毒胶囊”呢?

经审讯,警方得知,2010年,当时正在吸食毒品的刘某和女友何某到遵义市区一家私人非法开设的“自愿康复戒毒中心”戒毒。“戒毒中心”让他们服用一种自行灌装的“戒毒胶囊”。一次,“戒毒中心”股东丁某提出,愿支付两人报酬,让他们帮其打工,每天帮忙灌装这种“戒毒胶囊”。时间一长,刘某不但掌握了“戒毒胶囊”制作流程,还知道制作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往灌装胶囊的中草药粉末中添加地芬诺酯粉末。

2014年,离开了这家“戒毒中心”刘某和女友决定单干。通过网络,刘某结识了湖北某药厂的采购人员韩某,从其手中购买了制作“戒毒胶囊”所需的核心原料地芬诺酯粉末。随后,他和女友又先后购买了一些中草药原料、粉碎机、空壳胶囊、烘箱等物,开始在家里灌装“戒毒胶囊”。每粒成本只有几毛钱的胶囊,批发给一级经销商余某,价格上涨到了1.5至2元。巨大的利润很快让刘某和女友尝到了甜头,他们开始通过余某的关系,在贵阳、遵义、毕节等地寻找“加盟商”,构建自己的非法销售网络。截至被警方查获,二人自制的这种“戒毒胶囊”已经远销至云南、广西、重庆等地。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