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大学生向星燚:让不悔青春之笔在基层画出完美历程

01.04.2015  18:47

    让不悔青春之笔在基层画出完美历程

    ——水城县杨梅乡同步小康驻村大学生向星燚成长记

    “以村为家,脚踏实地,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这是向星燚驻村工作始终如一的要求。

    2013年7月,当众多莘莘学子还在为“路在何方?”而寻觅时,向星燚毅然选择加入了六盘水市同步小康驻村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带着希望、充满热情地来到水城县杨梅乡全和村,开启了他第一段工作之旅。

      转角色 虚心学习强本领

    基层是一个大的学习舞台。向星燚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刚到村里落下脚,他便收起了象牙塔里的光环,抛开了大学生的虚架子,俨然成了一名虚心求教的“小学生”。他认真地跟村委支书杨国华和主任李德喜了解村情民情和风俗习惯;他“钻牛角尖”地纠缠着村干部请教农村工作方法;虚心跟村里致富带头人学习致富经验;走进地里向群众学习农业种植技术;主动学习现阶段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向星燚基本掌握了全和村的村情民情,学会了基本的农村工作方法和庄稼种植知识。同时,为了给自己充电,他积极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自主创业培训班,结业后便组织村民群众进行个体创业、现代养殖业技术培训,先后共培训了320余人次,提升了群众自主创业能力和种养殖技术水平,向星燚这朵青春之花也开始绽放起来。

     重调查 认真研究做计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向星燚深深认识到这一点,要想有可行性驻村帮扶计划,就要做好实际调查这一步。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菜鸟”,向星燚采取“入山问樵,入海问渔”方式,白天,和村组干部们进村入户,一有机会就向村干部们请教当地的风土人情,听听村里故事,记下全和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农户家,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当前存在的困难,登门拜访致富带头人,征求其有关发展全和村经济的意见建议,回到村里就认真查阅档案了解和搜集全和村情,如面积、人口、计生、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建设状况等有关数据;晚上梳理、总结调查访谈记录,拟写并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驻村帮扶计划。一个多月下来,向星燚走遍了全和村全部村民小组,共访谈了86户农户共442人,拜访致富带头人6户共10人。最终,一幅以建设“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为载体,以完善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经济发展为方向,以帮助村民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的驻村帮扶路线图初步形成。

     抓实干 身体力行助发展

    “为人虚心好学,善于吃苦耐劳,工作踏实肯干,做事认真负责。”这是全和村干部和群众对这位品性淳朴善良的大学生的评价。

    驻村一年多以来,向星燚以踏破铁鞋的精神积极参与到村级发展中,在小康路、小康水建设中,他与村干部、驻村干部积极向县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成功争取了全和村委活动室3公里主干道道路硬化项目;协调组织叶家冲组村民集体出资16万元新修嘎沙克组至叶家冲、石燕子组公路;争取国家扶贫政策帮助村民修建了103个小水库,解决了1120人的饮水问题等等。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他积极协助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现代种养殖业,在2014年,成功引导半坡组李德江、嘎沙克组李德喜等4户群众发展烤烟种植90亩;鼓励半坡组龙建华、嘎沙克组杨能奎等7户群众发展皮烟种植40亩;引导17户群众发展黑山羊养殖项目等。在解民济困中,针对村民群众“医保意识薄弱,生病无钱治”问题,他与村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两个星期下来,全村9个村民组的农村合作医疗金和养老保险金全部顺利收缴完毕;成功协调和争取到国家危房改造、茅草房改造扶持资金共40.38万元,完成了6户危房改造和16户茅草房改造。

      男儿志 似火青春不言悔

    “我们原先以为,这些大学生只是来村里走一走,转一转,镀镀金,时间差不多,该考走的考走、调走的调走,可没想到,小向在我们这个山咔咔待了快两年。”全和村主任李德喜对向星燚已是赞不绝口。

    时光荏苒,转眼间,向星燚在全和村服务的两年时间快满。

    “当初决定来这里驻村,现在后悔吗?”乡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们都曾这样问过。“当初不曾犹豫,现在也不后悔。”向星燚总是面带微笑回答到,基层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炼钢炉”,作为年轻人,在村里吃苦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提高。

    7月,大学生们的服务时间即将满期,在剩下的几个月时间里,向星燚仍旧继续和全和村的干部们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和“四在农家”主题,着力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内产业结构,拓宽村内经济发展路子,朝着同步小康目标继续迈进,他想用自己不悔的青春之笔在全和村这片土地上画上更加完美的成长过程。(安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