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驻村干部柴犇:“三头牛”引领二寨奔小康

22.01.2015  20:08

三头牛”引领二寨奔小康

——记水城县青林乡二寨村驻村干部柴犇

    “一头牛就干劲十足了,更何况是三头牛?小柴这名字取得名副其实啊!”水城县青林乡二寨村村主任陈隆才说。陈主任口中的“小柴”是六盘水市民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柴犇,今年29岁。2014年4月,柴犇来到水城县青林乡二寨村驻村,年纪轻轻,来的时间也不长,干的事儿可不少。

     变身牛”打入群众内部

    让群众接纳自己、信任自己,是很多驻村干部到村要做的第一件事,柴犇当然也不例外,但他仅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打入了群众内部。

    “当初他来的时候,我以为他才大学毕业,看上去斯文得很啊。共事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这个小伙干起工作来风风火火,想干事,能吃苦,很快跟老百姓打成一片。”青林乡组织委员谢梦杰这样评价柴犇。

    “我不能西装革履的去做工作,跟老百姓格格不入,他们自然不会敞开心扉。”褪下西装穿上迷彩服,脱掉皮鞋换上雨鞋,柴犇首先从形象上完成了角色转换,从一个“城里人”迅速变成了“老乡”。

    揣上小本子,提上小袋子,走村串户,了解情况。他的小袋子里不仅有惠农政策和农业技术的宣传资料,还有他从城里带来的水果和甜肠。到老乡家免不了要喝两口自酿米酒,吃两个烧洋芋,他也顺带给老乡捎点水果、甜肠作为“伴手礼”。礼尚往来,一来二去,他很快就跟老乡打成了一片,经常可以看到他在跟老百姓摆龙门阵。一个月不到,他就走访了128户503人,小本子写满了4个,雨鞋穿坏了两双,收货的是大量信息和群众的信任。

     实干牛”为百姓谋福利

    “要致富,先修路。

    “修好路,大家出去方便,买东西进来也方便。

    “你们的沙土、粪便不能堆到路上,影响过路,路就白修了。

    “路修好以后,我们的农产品运出去成本低了才更有市场竞争力。

    ……

    无数次不厌其烦地做老百姓工作,无数次挑灯夜战地编写道路硬化资料,无数次磨破嘴皮地争取项目资金,如今,二寨村通村道路硬化工程正式启动,已完成1.3公里道路硬化,在不就的将来,二寨村村民也将摆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局面。

    “路修好了就要把东西卖出去,把钱赚回来。之前二寨村种植的都是洋芋包谷等传统作物,亩产值仅1700元左右,收益甚微,要致富必须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柴犇意志坚定的说。

    目前,在村支两委和柴犇的发动下,已有村民开始带头试验套种中药材红花和灯盏花300余亩,明年丰收后,亩产值可达1.2万元以上,试种成功后将成立合作社,大规模种植,届时将大大提高农民收入。柴犇怀揣着二寨村的致富梦想,努力描绘着将二寨村打造为大型中药材基地的美好蓝图。

     科技牛”为发展保驾护航

    二寨村懂电脑的人很少,在柴犇来以前,村里的远程教育设备在活动室搁置了很久,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柴犇来了以后,借助互联网,当起了“土专家”。

    “他厉害得很啊,有些哪样问题,电脑里面一问就都晓得咯。”村民张小花感激地说。前不久,柴犇通过网络咨询,给她解决了小鸡不吃食的难题。

    九月底,中药材种植基地内200多平米得红花长势不好,比旁边地里的矮了半截儿,村委和农户大眼瞪小眼,干着急。“这200多平米的地,种植标准与相邻的地块儿一样,可就奇了怪了,怎么独独这块儿地里的红花长不好?”柴犇纳了闷。最后通过在互联网寻求专家解答,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终于得知这块地以前是块积水地,土壤湿度过大导致红花长势不好,可以通过温室大棚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柴犇到村以来,已经在村活动室利用远教设备组织开展了6堂农技学习课。目前,中草药长势良好,柴犇又开始张罗销路的事儿。虽然已经有省内药材公司抛出橄榄枝,但是柴犇认为收购价格偏低,他又到农业信息网上找买家,希望让农户们精心培育出来的药材卖个好价钱。

    一个之前从未接触过农业的城里小伙儿一路钻研摸索着,发挥熟悉电脑的优势,利用网络信息,成为二寨村村民的“农技专家”。有了这个“专家”的存在,大家像吃上了定心丸,创业的胆儿也更大了。(谭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