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驻村干部陈华:用实绩诠释驻村工作

22.07.2015  18:49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2日电 陈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职员,2014年3月进驻沿河县晓景乡暗塘村,开始了他的驻村工作生涯。一年多以来,他始终坚持以“真心、细心、耐心、用心”的态度对待驻村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扎实抓好各项帮扶工作,说实话、做实事、重实绩,将驻村工作落到实处,用实绩诠释驻村工作。

     带民铺就致富路

    晓景乡暗塘村坐落在深山中,共有四个村民组,全村275户1124人,村落较零散,崎岖的山路,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陈华到该村驻村之前,第一村民组和第四村民自发组织修通了通组路,由于资金紧缺,只是挖出了公路的雏形,路面是用碗口大的石块和泥巴填的,一旦遇上雨天,便是一路的泥泞,小型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大一点的货车也是举步维艰。陈华到村之后,通过实地了解,将实情上报政府,在政府的帮扶下,如今这两个村民组近三公里的通组公路已全部硬化通车。在驻村工作组的协调下,第二村民组和第三村民组的通组公路的修建也已全面启动,由村民出劳力和筹资12万,政府再作一定的帮扶。采访期间,笔者前往修建现场探望,见到村民们正在抢修。“按这样的进度,在今年年底,这两条通组公路就能够竣工通车。”陈华充满信心地说道。

     助民架起产业桥

    暗塘村地处山地,村民的土地大多数是在山坡上,平时种些传统的农作物,收成很不好。在陈华的接洽下,县统计局局长孙庆瑜带领农牧科技局工作人员前往暗塘村实地考察,根据当地土质,建议种植姜。于是该村借助县统计局提供的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种植了近100亩的姜,20多户村民参与种植,带动50多人就业。陈华经常带着姜农到地头除草、施肥,教姜农用正确的方法培植姜苗和进行田间管理。“姜长得很好,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够上市。通过预算,这近100亩姜的产值将是种植传统农作物的3倍。”陈华颇有成就感地对笔者说道。

     为民敲开就业门

    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五年生亩产可达300公斤,亩综合效益可达万元)、高含油率(籽含油率22%)、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低成本(一年种百年收,成本低)。陈华到暗塘村驻村后,通过县农牧科技局工作人员的实地考察,发现那里的土质适合种植油牡丹,于是在他多次努力对接下,引来了贵州湄潭的投资商冉华光,助其办理了土地流转手续,2014年10月,种植了油牡丹324亩,计划种植1000亩,预计三年后正式投产,亩产油料可达300—400千克,产值可达到8000—10000元,经济效率比种植其它农作物高出5倍,可带动110多人就业。

    现年45岁的罗松是暗塘村人,2012年之前一直在外务工,在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他于2012年底返乡从事种植、养殖业,由于经验不足和技术滞后,创业一年多来,效益很不理想。2014年四月,在陈华的帮助下,罗松通过银行贷款、调查市场、学习技术和办理土地流转手续,投资1500万元,种植了空心李1300多亩、烤烟200多亩,养羊300多只,成立了“三强农牧专业合作社”,截至2015年5月,已创下了近20万元的收入,在合作社打工的46名村民,每月纯收入2000多元。“以前在外务工,不但挣不到钱,还照看不了父母孩子,现在好了,自己在家创业,既挣了钱,又能天天和父母孩子一起,我知足了!我非常感谢陈主任,没有他的帮助,我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在摘烟叶的罗松乐呵呵地告诉笔者。(谭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