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县“晒”家训树家风 涵养好村风好民风
“耕读传家,忠孝和谐;男儿理事业,女子不怕苦……”6月20日,端午节,一大早,与清甜的粽香一起萦绕在宜宾市高县闫村的,是琅琅的家训诵读声。当天,不少邻里间开展了家训诵读小联谊。
在传统节日里“晒”家训、树家风,正成为高县近年来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田野乡村,各村的大族小姓齐齐登场展开诵读、比拼家训家风的“比赛”,“不仅凝聚了人心,更发挥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闫村村支书严智权说。
诵读家训成时尚
早在10多天前,闫村的文化广场就热闹起来。“爱祖国,守法律;尊长辈,敬父母……”村里的贾、李、陈等大家族每天竞相登场,比赛朗诵家训。
“陪老妈吃完粽子,我们也要赶去参加诵读表演。”正与80多岁老母亲一起吃粽子过节的李氏三兄弟,以前常年在外务工,疏于照顾母亲。今年春节,三兄弟参加了村里的“家训诵读、家风评比”活动后,对孝道有了深刻认识,遂商定合理安排外出打工,轮流在家照顾老人。“传统文化的感化、凝聚作用,有时比村干部的简单说教更有效。”严氏家族代表严树根说,不少年轻人为参加诵读给本家争光,专程从外地赶回。
闫村村民间曾纠纷不断。2013年,高县借助当地不少大家族修编家谱的契机,向传统文化借力,“以修缮家谱、完善家风为载体,鼓励各家重温重诵家训。”高县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劝学、向善、爱家、爱国是各家家训的核心,这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全县102家修编了家谱,涉及8万余人,“这102本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家谱,也成为各家族自我教化的生动教材。”
如今,诵读活动已成为当地传播民间文化的必备节目,家族之间相互学习,不断优化自家家训。比如庆符镇张家觉得王家的“勤俭为事”很好,在自家家训中添上了这句。一些家族还结合自家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排相声、小品、歌舞等节目,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核。
好家风汇聚好村风
来到庆岭乡文武村,记者在村民王进喜家门口见到一幅“诚信待人”的牌匾。王进喜从事保险业务,以“晒”家训方式提醒自己待人诚恳。目前,该村有30多户挂出家风牌匾。
7月,高县部分乡村将启动新一轮“比(比哪家家风好)、学(相互学习)、超(相互赶超)”家风家训评比活动。这种展示自我、相互激励的评选,对乡村治理有很大促进作用,比如星级农户的评选,就包括遵纪守法星、勤劳致富星、文化教育星、环境卫生星等;双评双带活动,通过评产业示范户带领群众勤劳致富,评和谐新风户带领群众移风易俗。
“好家风汇聚好村风。”严智权说,以前村里每年有10多起矛盾纠纷,最近连续两年没有一例。与闫村相邻的凤凰村,在综合各家家训基础上,提炼出216字“凤凰村三字经”。获“最美凤凰人”称号的村民严铁凉告诉记者,“凤凰村三字经”是全村的“家训”,既让大家更有凝聚力,更对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规范,“什么事该做,什么不该做,遇事怎么做,都清楚。”
目前,高县已打造11个“村风亮点示范村”,作为全县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和窗口。去年,11个示范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01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835元。今年,闫村试点办起国学堂,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依法治村的思维,持续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引导村民把精力集中到学法守法、勤劳致富、健康生活新风尚上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原标题:家训诵读伴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