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高度关注博鳌论坛 “一带一路”成最热词

27.03.2015  11:21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十几位外国首脑、80多位各国部长级官员、65家财富500强公司总裁——总共来自49个国家的近3000名代表26日起齐聚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规模明显地超过以往。更令人关注的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013年10月他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构想,将在会上揭开面纱。所有的聚光灯已经对准开幕式当天(28日)习近平关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以及随后国务委员杨洁篪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阐述。

    “一带一路的面纱将在博鳌被揭开”,印度《经济时报》说,人们期待着详细的规划列表,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能达到数百个,包括铁路、公路、能源、信息技术和工业园区。文章说,古丝绸之路主要通过中亚连接中国与欧洲,而中国“一带一路”规划还包括孟加拉国、印度、缅甸和中巴经济走廊。“中国的百年工程开工”,奥地利《新闻报》绘制了一张“一带一路”地图,称北京希望复兴“丝绸之路”,这可能是全球未来百年最大的经济项目。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网26日称,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作为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中心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这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发展中国家扩大市场和制造业基地很重要。同时,作为全球进口原材料最大的国家,这条新丝绸之路也会成为一条替代的供货线路,保证中国的供应安全。比如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可能不再成为“北京的战略软肋”。

    “搭乘中国快车”,德国全球新闻网26日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该项目有利于中国的地缘政治,但仍被看成是世界多极化的象征。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印度《快报》26日称,“一带一路”将惠及中国的印度留学生。文章称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的范围内,受益也在预料之中。

    “比马歇尔计划更有野心?”“德国之声”26日称,这种比喻并不合适。相比马歇尔计划以欧洲为核心,“一带一路”倡议着眼全球,因此会带来更大的世界影响。中国的最终目标不仅要实现中国梦,也要实现亚太梦、世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