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为中国最大规模区域合作插上“新翅膀”

28.12.2014  13:25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28日电 (记者吴涛 齐健 向志强)在贵广、南广高铁开通当日,中国南方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邻近的广西、贵州宣布将联手共建“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与会的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这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继续深化的一步。

    26日,贯穿广东、广西和贵州三地的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连接广西省会南宁和南方贸易之都广州的南广高铁同日开通。贵阳到广州、南宁到广州分别实现4小时、3小时直达。区域之间时空距离的大幅拉近,三地政府释放共建、共享、共赢信号,新增的高铁正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插上“新翅膀”。

    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2013年泛珠内地九省(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8.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33%,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国各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也提速扩容。尤其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所在的南方地区高铁发展更为迅速。主管南方广东、湖南和海南三省铁路的广铁集团运营的高铁里程接近3000公里,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10年间,该区域内的高铁搭起了区域快速干线。京广高铁开通,为珠三角区域打通了贯穿中国南北的大动脉。武广、厦深高铁先后建成通车,缩短了湖北、湖南、福建与广东的距离。此次通车的贵广、南广高铁则弥补了广西和贵州这两块泛珠区域内的交通短板,真正让泛珠地区在交通连接方面实现突破。

    区域内的高铁网络建设还在进一步加速中。广东正在建设广深港、粤西沿海、昌深等高铁,将进一步形成与广西、贵州、香港、海南和江西的深度对接;广西和贵州还在建设通往四川、重庆、湖南等方向高铁,将进一步打通泛珠高铁网络的薄弱环节,彻底完成泛珠三角区域高铁网络铺设。

    南宁铁路局局长张千里表示,高铁网络的形成将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有利于区域各经济体更加便捷地吸引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推动自身发展,并优化整个区域的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

    高铁开通前的12月初,广东、贵州、广西三省区签署了《黔粤桂旅游合作协议》,重点发展旅游合作。贵阳、黔东南、桂林、贺州、肇庆、广州等沿线城市纷纷组建旅游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大旅行社也纷纷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推出丰富多样的高铁游产品。

    因高铁而带动的区域之间投资、商贸快速发展加深了区域一体化程度。武广高铁、厦深高铁开通后,大批广东客商就前往湘鄂闽等地投资,加速了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为中部崛起注入资金、技术和经验。

    南广高铁也体现出同样的效应。自今年4月南广高铁广西段率先开通以来,地处两广交界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区域。

    “现在每天都有客商前来考察。”梧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雄说,高铁成为试验区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重要“利器”。

    总部位于广州的国光电器最近和试验区签署协议,决定把整个产业全部搬迁到梧州来。“高铁开通后,梧州到广州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公司管理人员可以白天在梧州上班,晚上就回到广州家中,跨省同城生活成为现实。”公司董秘黄琳说。

    广州市贵州商会副会长黄华宾认为,高铁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区域间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促使泛珠区域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同时还可以打破诸多行政藩篱,真正推动区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贵广、南广高铁贯通的三省区中,广东、广西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而贵州则是西部的内陆。业内人士认为,高铁的开通拉近了时空距离,还将赋予海上丝绸之路更大的半径和更广阔的腹地,使这条路从沿海走向更深远的内陆。

    有关专家认为,珠三角地区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贵广、南广高铁的开通以及高铁经济带的建设,将使贵州等西南地区更广泛融入“一带一路”之中。

 

 

   贵广高铁开通再掀“空铁大战

   贵广南广高铁将为我国产业结构新布局提速

   粤桂黔将联手建设“贵广、南广高铁经济带

    贵广南广铁路26日开通 西南出海大通道打通

    苗乡侗寨的“时空穿越

    贵阳北站迎贵广高铁首批旅客

   贵广南广高铁:南中国2亿人的“高铁盛宴

   今年回家:从“千里走单骑”改“轻松高铁行

   专家揭秘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超级在哪儿

   串起南中国“最美风景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高铁旅行

   贵广高铁关键工程的几个之“

   地下万米的穿行——贵广高铁超长隧道探秘